翻新时间:2023-08-05
《顶碗少年》教学案例
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
(1)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3—7自然段)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体现老者的宽容和关爱的杂技表演。这可以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两个角度感受到。
(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老者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2)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见他第二次失败后已经非常紧张,但当老者安慰他之后,他镇定下来了,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可见老者对他的关爱和鼓励多么重要。
(3)引导想象: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体会到虽然我们不知道老者到底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4)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片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略)
4.作者看到的是一场让自己难以忘怀的杂技表演。(略)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表达了我们的感受。看来这也是一场让我们获得人生启示的杂技表演!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的爱
- 妈妈,对不起,我爱你
- 上帝的枷锁
- 元旦绽放的炫美
- 留在照片上的记忆
- 我不喜欢冬天
- 站在凌烟阁的门口
- 一只猫的临终遗言
- 妈妈的爱
- 人生
- 老照片的故事
- 小超市长大了
- 我想
- 彼岸天都
- 父母的爱
- 冰雪巨头的甜蜜“杀戮”
- 揭开BAT的盖子
- 员工持股 股价利器
- 新产品预售的影响机制与企业的定价策略
- 好失望的2014,2015呢?
- 直接金融左右银行转型
- 化妆品:高度聚焦做细分
- 在各级引领变革
- 中国汽车市场的下一场战役
- 年年发愁年年发
- 借助格雷厄姆的智慧看獐子岛
- 电商独立流量,从碎片化资源中来
- 创新改变世界
- 新日电动车:开创“深度粉销”时代
- 银行混业经营大势所趋
-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 《奇妙的“眼睛”》图导式教案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二)
-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一)
- 《初冬》教案设计
- 22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 《小鸽子》讲读教案设计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大森林的主人》讲读教案设计
- 9 骆驼和羊 教学目的要求:
- 《雕凤凰》的两种教法设计
- 25 雷锋日记二则
-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 夕照
- 题目:《荷花》(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