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藏戏》教学案例之一

《藏戏》教学案例之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3

《藏戏》教学案例之一

片段:了解艺术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师:藏戏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课文一开始,就概括地写了藏戏的特点。我给大家读一读(朗读1~3自然段)。从这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这三个反问句中,我们知道了藏戏有“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特点。

师:你很会读书,从作者开篇的连续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连续三个反问句中,概括出了藏戏的特色。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课文还具体描写了藏戏的面具,在课文的8~16自然段。我和同桌一起给大家读一读。

(朗读8~16自然段。)

生: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所戴的面具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意义的。

生:我来补充一下。在16自然段,作者还写了藏戏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师:两位同学合作学习后,分工汇报,让我们了解了藏戏里面具的特色和保留下来的原因,谢谢你们。但是面具是怎样运用象征和夸张手法呢,谁能再具体地说说?

生:我来说。比如,面具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威严,绿色代表柔顺,黄色代表吉祥等等,就是象征手法。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些面具在色彩上,尤其在形状上肯定非常夸张,比如,“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这样就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了。

师:补充得非常好!了解藏戏的面具,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智慧,感受到藏戏的独特魅力!除了面具,藏戏其他方面还有哪些特色呢?我们继续交流。

……

师:同学们,我们回顾全文,作者开篇用反问的手法概括地写了藏戏的特色,中间写藏戏的形成,最后又对藏戏的特色做了详细生动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大家仔细想想。

生:我想这是因为藏戏的特色太鲜明了,所以作者开篇就概括写它的特色,而且用反问形式,情感非常强烈。

生:我想,作者仅仅在开篇这样概括介绍藏戏的特色,读者并不能具体了解藏戏到底有什么特色,所以课文后面又浓墨重彩地描写,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香蕉
我的同学
乒乓球又圆了
河里的故事
我的自画像
七色花
美丽的莲花池公园
浓雾
小制作
小白兔
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下雪
太阳,你什么时候回来
爱惜物品、勤俭节约
探讨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
关于天然气销售企业营销模式的研究与讨论
挖掘地方旅游信息资源,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COSO 框架下高校后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苍南县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研究
浅析我国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益
大力推进沿边金融创新,加快培育沿边开放优势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
档案管理在行政工作的运用
我国管理层收购(MBO)动因及实现路径探析
浅谈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及中国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人造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步研究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品质培育研究
浅析金融企业会计的发展
《秋天的树叶》习作讲评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发挥主体作用 注重实践体验——《莫高窟》教学设计及评析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吊灯和鲨鱼》教学设计
《习作2·难忘的______赛》教学设计
《吊灯和鲨鱼》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