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30
《藏戏》课文简说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泉
- 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 我的自画像
- 浓雾
- 我的同学
- 爱惜物品、勤俭节约
- 美丽的莲花池公园
- 香蕉
- 小白兔
- 太阳,你什么时候回来
- 乒乓球又圆了
- 小制作
- 七色花
- 河里的故事
- 下雪
- 苍南县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研究
- 浅谈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及中国对策
-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
-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探讨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
- 浅析我国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益
- 关于天然气销售企业营销模式的研究与讨论
- 基于COSO 框架下高校后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 我国管理层收购(MBO)动因及实现路径探析
- 挖掘地方旅游信息资源,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人造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步研究
-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品质培育研究
- 大力推进沿边金融创新,加快培育沿边开放优势
- 浅析金融企业会计的发展
- 档案管理在行政工作的运用
- 《吊灯和鲨鱼》教学设计
-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发挥主体作用 注重实践体验——《莫高窟》教学设计及评析
-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 《秋天的树叶》习作讲评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习作2·难忘的______赛》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 《莫高窟》教学设计
- 《莫高窟》教学设计
- 《吊灯和鲨鱼》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