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5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知道为什么把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吗?(会爬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投影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漾”(yàng)“柄”(bǐng)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确,“隙”(xì)不要读成(xī);拂(fú)不要读成(fó)。
(2)识别字型。
(3)联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匀”的意思并造句。
3.默读课文,并用铅笔圈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分段。
提示:
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 叶子
脚
2.检查讨论结果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
2.小组讨论:
(1)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长中具有哪些特点?
明确:会爬墙、占一大片地方
(2)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五)讲读第二段
l.出示绘有爬山虎叶子的挂图,指名读第二段。
2.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
3.齐读第二段,体会“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4.指导朗读第二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
(一)复习导入
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
(3)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想到了什么?
3.小结: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会爬的特点,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能牢固地巴在墙上。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思考: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六)指导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诵。
2.指名背诵。
(七)总结
这篇课文采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八)布置作业
1.用“舒服”、“均匀”造句。
2.课后3、4题。
教案点评:
1.教师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变化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细致入微的描写的表达方法,从而了解爬山虎的叶子、脚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时要有认真、仔细的态度。
2.注意运用教学软件,投影片等现代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探究活动
实地观察爬山虎,写一篇观察日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骄傲的花朵
- 我能行
- 一件有意义的事
- “心美”
- 龟兔赛跑新编
- 植树
- 踢毽子
- 我想学克隆
- 恐龙历险记
- 一起玩真快乐
- 雪花儿飘飘
- 海边
- 春游牛首山
- 元宵节看烟花
- 拾荒人
- 简论中职“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制度探析
- 浅论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探析
- 析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 试析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急需法律规范
- 简析远程教育法律专业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
- 浅论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试论人文素质视域下的高职公共文化课程改革
-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习制度研究
- 试论阻碍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因素及其对策
- 试论对高校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探析
- 浅论对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专业建设探索
- 试析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 试论高职电磁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 试论对数字化高校教育创新实践的探析
- 简析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必要性
- 电视剧《神舟》拍摄完毕 杨利伟做大片幕后军师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中国航天大事记
- 阅读与写作的链接
- 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回顾
- “饺子式”的结构──谈《飞向太空的航程》的结构
- 我对《包身工》的理解和处理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飞向太空的航程》有关资料
- 《包身工》课文导入
- 《包身工》教学杂谈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包身工》教学案例
- 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