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5
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看过许多战争时期的故事,故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以及他们那高尚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这类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3.解题:课题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预习提出的要求,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文中描写小男孩献血时表情、动作的句子。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采取指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三、默读课文
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四、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学习课文l-4自然段)。
l.指名读前四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给小姑娘输血呢?从哪个词看出情况危急(迫在眉睫),哪些句子又写出了迫在眉睫?
2.思考:为什么要让小孩给小姑娘输血?(①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②只有在场的几个孤儿可以给她输血。)
3.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小姑娘的危险境地吗?(危在旦夕,刻不容缓,奄奄一息……)
4.教师小结:可见小姑娘伤得很重,急需输血,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说一说课文l-4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探究课文的第二部分(5-11)自然段
1.过渡:在这紧要关头,阮恒主动献血,那么他是怎样献血的呢?
2.谁来读一读你画出的阮恒献血前、献血时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谈一谈你的理解。(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l)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2)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用△画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比较理解:啜泣、呜咽、哭泣,从这几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哭声越来越大,内心非常痛苦。)
学生表演阮恒的三次哭。
(3)教师出示画有课文插图的投影片: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学生看插图,理解并体会人物紧张、痛苦、复杂的心情。
3.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阮恒当时的心情怎样?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他感情变化的层次,读出他当时的心情。
5.读到这里,你有没有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泣?为什么这样痛苦?阮恒是不是不愿献血?)
6.结合下面的问题,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在( )里加上他当时的想法。愿意加哪句就加哪句。
出示投影片: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他想:_____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想:______________)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想:________________)
7.各组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阮恒的可贵之处:他以为给别人献血自己就要死掉,但还是举起手来;他以为自己要死掉内心非常痛苦,仍然坚持献血并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
8.指读第11自然段,想象医生当时说了些什么,请将它改编成一段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四个人小组评一评,看谁编得好,选两个同学上来表演。
9.这部分真切地写了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神情,反映了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三、自由读第三部分(l2-14自然段)
1.读了这部分,特别是听了小男孩的回答“她是我的朋友”,你想说些什么?
(此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习阮恒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救助朋友的好品质。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
2.感情朗读这部分。
四、总结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今后我们再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去。
五、拓展延伸,练习写作
引用文中的具体事例,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活动来表现阮恒是一个为朋友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孩子,题目可以是《心甘情愿献血的阮恒》,也可自拟题目。
六、指导写字,巩固字音,分析记忆字形
1.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睫”“拳”等字的书写。
3.正确读写词语。
教案点评:
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加以体会,了解阮恒当时复杂的心情及他无私奉献的品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加以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表达,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从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探究活动
组织一次以“友谊和义气”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以及是如何认识“友谊”和“江湖义气”的。正确的友谊观对我们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有什么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愉快有趣的大课间
- 第一次漂流
- 卖废品
- 快乐的一天
- 鞋子的变迁
- 愉快的一天
- 我不挑食了
- 精彩的大课间,演绎别样风采
- 快乐的三人世界
- 印象刘三姐
- 暑期乐翻天
- 大课间训练的苦与乐
- 小时后
- 安全在我心
- 我们喜欢大课间
- 试论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价值
- 关于抓好师德建设是坚持以德治校的根本保证
- 好莱坞:生产电影还是生产品牌?(1)
- 浅析小学生习作中自评自改能力的培养
- 浅谈中职AutoCAD课程教学设计改革
-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指导
- 谈历史课堂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 女性与电影:摄影机前后的女性(1)
-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 关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 关于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主体性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地面广播中的8-VSB与COFDM比较(1)
- 三小国的大电影(1)
- 简述诚信校园文化构建的指导原则
-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 《平平搭积木》词语造句
- 从神童到名士
- 《平平搭积木》教学杂谈
-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 汉末大名士──孔融
- 诗歌阅读入门
- 荐举贤良 诱益后进
- 为每个学生留有希望──《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反思
- 《平平搭积木》教学实录
- 孔融
- 老师,我不喜欢平平──一次平等的心灵交流──《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评析
- 说孝
-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节选)──《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及评析
- 感受童真──《平平搭积木》教学感悟
- 13《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