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8
第26课 *桂花雨
教学目标 :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事和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回忆童年的事吗?是啊!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3、齐读课题。
4、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课文要求我们怎么学习?
5、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自学这篇课文。
6、师:老师已经把阅读提示细化了,请看阅读要求。(出示课件)
7、生:齐读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师: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主要写了“我”小时候在故乡摇桂花的乐趣。(主要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院子里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3、 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三、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1、 师:指名读。你喜欢哪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2、 生: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师:为什么喜欢这段?这段描写了什么情景?
生:自由发言。
师: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适时表扬)
……
4、 师:知道这篇文章为什么叫桂花雨了吗?
5、 生:……
6、 师:想象一下摇桂花的情景。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雨有什么不同?(老师追问)
7、 生:自由发言。
8、 师:同学们想象得真美。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9、 生:自由发言。
10、 师:大家说得真好!这篇课文通过写摇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的桂花有着多么深的感情。
四、拓展训练
1、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也一定有许多不能忘怀的有趣的事吧?
2、 师:引导学生说说都有那些不能忘怀的有趣的事。
3、 生:……
4、 师:大家有这么多不能忘怀的有趣的事,想不想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好!小组交流交流,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5、 生:小组交流。(老师巡回参与小组交流)
6、 生:全班交流。
7、 师:总结发言。
五、布置作业
1、 请同学们完成一篇习作。题目:《童年趣事》
2、 要求:
①写清楚时间、地点、事件的经过、有趣在什么地方。②不少于350字。
板书设计 : 喜欢桂花
桂花雨 怀念童年生活
摇花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洞子与老洞子
- 合伙放风筝
- 观看灯展
- “天上飞星”
- 工人文化宫大楼
- 蔡爷爷笑了
- 春游烈士墓
- 放风筝给我的启示
- 给郭晶晶姐姐的一封信
- 可怜的风筝
- 爱的力量
- 下翻翻棋
- 砍树
- 有趣的写作课
- 学习规范有感
- 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研究
- 安然骗局对我国CPA行业之警示
- 合伙制与会计职业之间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 浅析上市银行双重审计制度
- 浅谈汉语言叠音词的修辞功能
- 浅谈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管理控制与内部受托责任审计
- 浅谈汉语言的翻译
- 企业会计制度》给独立审计带来了什么?
- 浅谈抓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 中国会计服务业面对世界竞争
- 独立审计有效性研究及分析
- 所得税审计应关注的调整事项
- 浅析报表粉饰的手法及其审计策略
- 政府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干预及改进建议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同步练习
- 《蜡烛》优化测控
- 《蜡烛》同步练习
- 《蜡烛》教学设计
- 《蜡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