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山雨
语文教案-山雨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0n) 啼啭(zhu4n)倾吐(t()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④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①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
②组内朗读比赛。
③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
四、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适时适当地给予点拨、引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等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活动
组织一次配乐朗读比赛,加强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句、段,在美的享受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我的坏爸爸
- 我制做的贺年卡
- 家乡的池塘
- 未来的医院
- 美丽的黄山湖公园
- 小乌龟
- 玩得真高兴
- 别像我这样
- 美丽的望丛祠
- 爱我万江河,徒步环保行
- 人民公园喂鱼
- 广安夜色
- 薯条
- 小乌龟
- 治理国企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 历史教学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 探讨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探讨初中作文教学
- 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个体差异教学
- 探析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融资成本影响
-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教才能提高语文水平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 转变服务理念,提升高校档案服务工作水平
- 关于我国加快区域经济协作步伐的思考
- 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
-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 探析语文德育教学的创新途径
- 关于电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策略探究
- 如何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美
- 10《月光曲》教学设计之六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二
- 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三
- 14《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之一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 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四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三
- 13《养花》片断赏析
- 5《白杨》教学设计之四
- 16《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三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四
- 8《跳水》教学设计之三
- 10《月光曲》教学设计之四
- 16《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四
- 10《月光曲》教学设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