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绿”
翻新时间:2023-05-08
西湖的“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景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西湖的美。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出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
三、自学课文
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四、小组交流
(重点讨论第2题。作者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一是雨中去访灵隐,看到的;二是漫步苏堤,看到的;三是在花港观鱼,看到的。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在花港观鱼,作者抓住了满池的新荷。与初春的杨柳嫩枝的新绿相比,“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五、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指名读;
2.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绿”的美。
六、听课文朗读录音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2.找一找其他描写西湖的文章或诗词读一读,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七、板书设计:
第 1 2 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男生
-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 童年趣事
- 人生的指明灯——姥姥
- 阅兵仪式观后感——国庆60周年
- 看《阅兵式》有感
- 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 6的奇遇记
- 驣飞的中国——国庆60周年
- 我的梦想
- 未来的我
- 分享爱
- 过中秋
- 最佳搭档
- 家里的物品
- 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 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研究
- 探析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建设的改进与优化
- 关于O2O商业模式及发展探讨
-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 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数字时代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研究
- 以公选课形式推广生态教育的一次实践
- 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构建
-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分析
- 政府回应的相关国外借鉴
- 浅谈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 乒乓球台内球技术浅谈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博载体探讨
-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它杂项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知识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知识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 关键词肖复兴
- 鲁教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