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四、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五。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小草
- 真我端午
- 续《画家乡》
- 春天来了
- 心中的彩虹
- 大爱无疆
- 向往快乐
- 那些花儿,那些忧伤
- 夸家乡
- 分享·快乐
- 爱向汶川
- 爱在风雨中
- 受伤的仙人掌
- 快乐星期天
- 女孩的期待
- 老瞌睡,警惕心脑病
- 老人晚餐五不宜
- 古代著名大厨全搜索(上)
- 无痛血尿,警惕膀胱癌
- 陶玉玲:好心态就是最佳的养生
-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喝好茶,不生病
- 婆媳是敌还是友
- 名人大家们的“饮食偏好”
- 得了滑膜炎不必如临大敌
- 长寿之乡的养生菜谱
- 古人迎夏礼仪多
- 男人不能缺9类食物
- 控制老年焦虑的诀窍
- 半杯水的启示
- 《天蓝色的纽扣》教学设计之二
-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三
- 《虫鸟歌》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之一
- 《农具》教学设计之一
- 《姓氏谣》教学设计
-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一
- 《紫色风铃》教学设计之二
- 《村居》教学的新模式
- 《好事情》教学设计之三
-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学设计之二
- 《紫色风铃》教学设计之一
-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实录之一
- 古诗《村居》改写教学设想
-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