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2
小狮子爱尔莎
教学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正确读写“岩石缝、抚摸、葡萄糖、饮料、钟头、路程、教训、选择、实验、资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揭示课题
①出示一组狮子图片,带领学生欣赏。
②在你们的印象中,狮子的性情怎样?(凶猛)
③这节课我要向你们介绍一位既温柔、可爱、又善解人意的小狮子——爱尔莎。
(二)欣赏课文录音,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同学概括主要内容。
(三)学生自读课文,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1)分组交流: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
(2)指名同学在全班说并陈述理由。
教师加以适时点拨,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和爱尔莎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亲密。
(四)这篇文章写得如此感人,那么它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文章以情感人。
(2)语言朴实、更突了作者与爱尔莎这间的亲密感情。
(3)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叙述有一定顺序。
(5)围绕中心,把事情写具体。
(五)总结、扩展
作者和爱尔莎朝夕相处,帮助爱尔莎从出生,开始换牙,教会它自己捕食,为它治病到最后把它送回大自然,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只要我们充满爱心,注意保护环境,相信和动物之间也会有如此亲密的关系。
谈谈你们如何对待小动物,如何和动物相处的。
(六)布置作业
做做调查,了解家乡近几年来,环境的变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板书设计
15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上课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了解狮子的习性、分布等方面的知识,阅读奥地利作家乔伊·亚当逊的文章《野生的爱尔莎》一书。课上教师注意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谈感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互助学习讨论小狮子的生长过程,了解它的生活习性,重点了解“我”怎样爱小狮子以及把它送回大自然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是否应该将爱尔莎放归大自然,找出依据,讲出道理,展开辩论。使学生懂得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草
- 小白兔
- 我的选择
- 扬子鳄
- 可怜的小麻雀
- 遗失的山茶
- 蜗牛
- 蟋蟀
- 龟
- 家乡的鸭梨
- 玩具小河马
- 我喜欢向日葵
- 我家的电视机
- 雪
- 我心爱的“小狗”储蓄罐
- 谈情感教育方法对和谐院校的意义
- 合群路夜市
- 钱都去哪了
- 中小型水轮机座环有限元优化设计
- 马鞍山下 2014年2期
- “90后”大学生的友谊观及其恋爱观的调查研究分析
- 浅析军工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 英国学者:重写中国抗战史
- 1900年后的满清“小辫子”
- 清迈,漫踏
- 温柔的反抗
- 明天更妖娆
- 借钱给国家
-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索
- 非计算机专业“组网技术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探讨
- 《好事情》课堂设计之一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四
-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之一
- 《向伙伴介绍自己》教案之一
- 《池上》教后反思
-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之二
-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三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二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五
- 《池上》教案之一
- 《好事情》课堂设计之二
- 《好事情》课堂设计之三
- 《玩出来的发明》教案之一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