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30课《》。(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
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五、扮演动物,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从课文中任选一对共栖的动物,自愿扮演角色,在小组内编演童话剧。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班上展演。
六、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还知道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说给同学听。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有趣现象。
教案点评:
由于本课讲的是几种动物的有趣的共栖现象,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乐,从而巧妙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观多媒体课有感
- 美丽的心事
- 垃圾的哭诉
- 家长会后
- 秋
- 中秋之夜
- 知识的所在
- 长大吧
- 装饰心灵
- 我的小甲虫
- 寻!寻?寻……
- 雪儿
- 雨中游漓江
- 使生如夏花
- 命运
- 中小企业私募债寻路
- 2015年不是“中国世纪元年”
- “温和”新电改
- 工程承包商如何走出去
- DNA“硬盘”
- 药价改革为何拖而再拖
- 你的企业文化有多强
- 当豫企大佬们在谈论两会时,关乎我们什么?
- 政府在“云端”
- 机构预期:3月CPI同比增幅1.30%
- 民国金融:北京坠落与天津崛起
- 当那个时代来临……
- 污染:总量管控之失
- 把风关掉,把鱼关掉
- 日益缩小的地中海
-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