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17《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二
一、导入新课
1.指名三位学生上台写下自己的姓名并说出名字的含义。
2.教师板书作者笔名“落华生”并请学生猜想它的含义。
3.教师把“落华生”改写为“落花生”并介绍作者许地山。
设问: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作“落华生”呢?以此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三、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联系课后练习1)
(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2、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重点段,明白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把三姐妹说的花生的好处用上关联词说上一句话。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花生 桃子 石榴 苹果)
(1)读一读第一处议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学习小组讨论。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四人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
适时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果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D、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花生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吗?(板书:藏而不露)
(4)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父亲的话。
(5)父亲向我们将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质是为了什么?出示父亲的第二句话。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需要外表美?
(父亲强调的是人要实用,要有内在的美。)父亲的话我们明白了吗?
出示“我”的话: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理解“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6)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五、提供辩题练口才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
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
以“我要做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二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整理资料还看到了这个,不知道是谁写的,也有可能是被我改过了的,忘了,记得也开过这堂课,可教学设计实在不知道放哪了??各位将就着看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游
- 千年不换
- 同学给我的爱
- 童年
- 大话三顾茅庐
- 世纪老人的诉说
- 素色
- 令我感动的事
- 最顽强的生命力
- 我的故乡
- 第一次与蔬菜亲密接触
- 父爱如山
- 种鸡蛋
- 烈士陵园
- 我爱我家
- 孙宝琦与烟潍铁路的筹建
- 民元后大连地区日本取引所的合并及其思考
- 浅析建国初期游民的救助和改造
- 简述明代前中期大同防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原因
- 论里根时期向拉美输出所谓“民主”的国际背景
- 富裕县小登科出土的青铜时代遗物
-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
- 有关小学数学讨论法教学浅探
- 历史上俄国与伊朗哥萨克旅兴衰四十载(1879―1921)
- 明太祖时期抗旱救灾对策研究
- 《左传》中所见春秋式的战争
- 浅析蒋介石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态度之演变
- 出版信息对中文图书分编质量的影响分析
- 管子的价格理论与价格政策
- 《绿手指》教案之一
- 《点金术》教后反思
- 《绿手指》教学建议
- 《绿手指》教案之二
- 《清明》教案之一
-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 《一幅画》教案之二
- 《一幅画》教案之一
- 《三月桃花水》教材建议
- 《点金术》教学指南
- 《一幅画》教学建议
- 《苹果里的星星》教学建议
- 《快乐的小燕子》教案之一
- 《苹果里的星星》教案之一
-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