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14《登山》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标 :
1、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独立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按提纲给课文分段,继续学习说段落大意。
3、初步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1、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2、简介当时时代背景。(十月革命、隐居)
二、初读课文
1、独立学习生字词,理解词意。
2、联系课题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词,说说自己是怎么学会的。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分段
1、课文写登山这件事,分哪几个过程?
2、根据课后题2给课文分段。
3、讨论、说段意。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精读课文,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2、能背诵写日出景色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
3、懂得革命者要有勇气走战胜困难,而不应让害怕征服自己,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教学重点: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含义、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一段
1、轻声朗读,思考有没有疑难问题?
2、讨论:
(1)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从“隐居”一词你知道了什么?
(2)“四周环绕着巍峨的高山”说明什么?
3、读列宁与巴果茨基的对话。
4、用一句话概括。
5、说说段意。(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说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列宁他样走的是一条危险的山间小路?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危险的气氛。
2、说说对这些词句的体会。如果你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过小路的危险和列宁战胜困难的勇气)
3、朗读“登上山顶”这一自然段,欣赏山顶观日出的壮丽景色。想象背诵。
4、讨论:当时列宁他们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5、练习说段意。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列宁和巴果茨基的对话。
2、讨论:为什么列宁要坚持仍然走那条小路回来?
3、体味课文结句:“让害怕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革命者不应该怎样而应该怎样?
说说自己的想法。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4、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1)理解三句话的内在联系
第一句是因果句,先说结果后补说原因。
第二句,从登山这件事得出一个道理——革命者不应该害怕困难。
第三句点明应该怎么做?(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
(2)抓重点词语背诵。
五、课堂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当他们登上山顶时,一股( )的阳光,突然穿( )山前的薄雾。远处( )的湖水开始发出( )的亮光。山顶上的雪( )变成了玫瑰色,矮树丛和草地上的露水珠儿也( )光芒。这里,好像是在谁的( )下,鸟儿们放开歌喉( )地唱了起来。
2、列宁坚持仍然走那条险路回来,是因为( )。
板书设计 :
登 山
登山 走险路(勇气)
往回走 坚持再走险路
(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从现在开始
- 装病
- 未来的桥
- angel,你最近还好吗?
- 依本而晒—隐私和尊严
- 生于90后时代
- 我们的学校
- 瓦声
- 我的绝招
- 观《闪闪红星》有感
- 祸福相依
- 乡村生活
- 起舞,尘埃不落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 我想去的地方
- 爱上苏黎世的十个瞬间
- 追星必备数码配件
- 童年记忆中的抗日志士
- 废弃轮胎重获生机
- 9·11事件白宫第一反应首次公开
- 为上班族挑选的通勤车
- 倒木是森林的另一种姿态
- 名人爱光顾的餐馆有哪些
- 中国文学期刊中篇小说选目
- 中国输出贷款和工程改变世界格局
- 关岛与众不同的椰子吃法
- 断交那些年哈瓦那的美国痕迹
- 深入德黑兰的“美国间谍老巢”
- 开启东盟制造业潜能
- 住在顶级国家公园旁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实录及点评
-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4
- 《莫高窟》教学设计二
-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一
-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实录
-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一(附反思)
- 《黄山奇松》教学实录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三
- 《莫高窟》教学设计三
- 在生与死之间感悟生命的价值——《艾滋病小斗士》教学案例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四
-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二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 《黄果树瀑布》说课稿
- 《黄果树瀑布》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