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17《捞铁牛》
17《捞铁牛》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
四、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二大段
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
2、学习第一节:
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第二、三节:
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④指导学生交流,明白“沙减少→船上浮”的关系及“浮力”等词的意思。
⑤指导学生朗读;结合录像,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
4、生尝试概括段意。
(三)学习第四大段
指名读段,生概括段意;结合课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读课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发散思维
1、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拉到船上载回来?
2、为什么船上要装很满的沙?
3、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铁牛“捞”回来?
五、质疑问难
学习了这课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六、课堂练习
填空——课文第四小节。
七、总结(结合课文内容及思想、情感、科学等教育)
(略)
八、课后作业 (2、3题选作一题)
1、造句:“熟悉”、“出色”。
2、画出怀丙准备工作的简图。
3、我和怀丙比智慧。
附: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怀丙------“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
摸位置
准备捞:大船并排拴紧、结实木料搭架
装满泥沙、 粗绳
捞回来→利用水的浮力
┕→出 色 的 工 程 家←┘
第三课时(略)
(主要安排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教学内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
- 只是曾经
- 游泳
- 衬
- 五一
- 小女孩和她的小鸡
- 成功的基石——积累
- 我来到了食物王国
- 太阳的骄傲
- 美丽的秋天
- 想念你,朋友
- 燃烧的红刺榆
- 一个甲子的荣耀 华夏儿女的自豪
- 从1949到2009
- 捧在手心里的童年
- 帮扶经销商的四个发力点
- 自由执业有多远
- 大牌崛起,书写世界之美
- OTC市场的“单品为王”之道
- 大数据时代的百货经营革命
- “高大上”的公众号如何打造
- 黄小柠: 搭独木桥过河
- 刘定坚:IMC中国践行者
- 不要让微商变成“危”商
- 文化跨界,怎么跨?
- 在线教育:搭上顺风车,日子会好过吗
- 以文化为饰 铸行业之峰
- 全渠道的春天
- 传统零售,如何搭上移动快车
- 燧木取火,亮起文化夺目之光!
- 《江凡》教学设计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歌声》教学设计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文
- 《江凡》课文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实录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实录
- 《江凡》教学设计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歌声》教学设计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歌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