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21《鸬鹚》
21《鸬鹚》教学目标 :
1、学会5个生字,理解“一望无垠”“悠然”等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渔人是怎样利用鸬鹚来捕 鱼的,作者又是怎样依照时间顺序,描写湖面平静——不平静——平静的变化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内容:
课文的第一二段。理解湖面从平静 跃动 平静的过程及与鸬鹚捕鱼的关系。
教(学)具:
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启
1.出示渔人用鸬鹚捕鱼图,激趣后教师导语 揭题,板书课题。
2.学习本课学习要求。
3.明确自学程序与方法和本课时的学习要求。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三
1.清大家参照学习目标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第一、二、三条自学。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
三、知一
1.学生按先整体再重点观察近处人、物的顺序指出图中画的景物。
2.学生汇报生字掌握情况,教师加以点拨。注意“舷”字读音、“抹”字字形和“囊”字的笔画(22笔)。
3.学生汇报新词理解情况,教师加以点拨。悠然:悠闲安适的样子。粼粼:水色明净,闪闪发光。袅袅:细和柔弱的样子。
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分段及段意,教师点拨订正。(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鸬鹚捕鱼前湖面非常平静;第二段,第25自然段,讲鸬鹚捕鱼的动态景观;第三段,第6、7自然段,讲老渔翁回去了,湖面恢复了平静。)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一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脑中浮现出一幅图画,再与课文中的插图对照。②读课文,找出哪些地方能体现湖面的“静”,找出有关句子。②完成旁批中的问题和作业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一自然后述说脑中的画面,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学生补充汇报、交流。第一、二句讲小湖和周围的环境,第三、四、五句依次写了船、渔人和鸬鹚。第一句可以看出湖面“静”,这句也是个比喻句,用镜子比喻湖面。浮船浮在湖面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鸬鹚立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这几句也体现了湖面的“静”。第五句也是个比喻句,用士兵来比喻鸬鹚。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指导,示范后齐读第一段。
六、练知
完成课后习题中的第一题。
教师在听写后,请同桌互换订正。
七、结
1.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收获作小结。
2.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作小结。
3、我们计划两课时学完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完成程序一、二,第二课时完成程序三、四。
第二课时
一、启
1.复习导人:上节课我们整体理解了课文,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捕鱼前湖面上很平静,那么后来湖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2.明确本课时的任务,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三段,完成课后习题二、三。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二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边读边想,在脑中浮现画出几幅图画。②这时湖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③完成旁批中的问题。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视辅导。
三、知一
1.读第2、3自然段后述说脑中出现的画面。
这两个自然段讲渔人赶鸬鹚下水和鸬鹚捕鱼的情景。这两个自然段中写渔人动作的词有:抹(教师点拨“抹”字用法及好处)、抓、挤、甩,写鸬鹚动作的词有扑、钻、跳,写湖面动态的词有:荡起、跳跃;表示时间的词语:夕阳,过了一会儿,教师点拨:这些动词用得非常恰当,使画面变得生动、栩栩如生。同学们以后在作文时要学会准确恰当使用动词。
2.学生读第4自然段后述说脑中的一幅画面。
教师点拨:这一句话写出了捕鱼最繁忙时的景象,鸬鹚不断地扑着翅膀跳上渔船;渔人不断地把鸬鹚吞进喉囊的鱼挤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忙得不可开交。这时的湖面是动荡的,不平静的。
3.学生读第5自然段后述说脑中画面。
述说:渔人停止捕鱼后给鸬鹚喂鱼吃,这过程中写渔人动作的词有:拣、抛;写鸬鹚动作的有:张开、接住、吞;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是“岸上炊烟四起”,说明家家户户都在做晚饭了。
4.有感情地朗读,教师作示范和指导。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三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课文,②这时候,湖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③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三段,述说脑中的画面。
2.学生述说理解内容情况。湖面上在捕鱼前是平静的,捕鱼时就不平静了,渔人归去,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水痕”的意思是渔船划过湖面留下的痕迹,湖面这时候没有一点波纹,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所以小渔船划过的痕迹才会如此清晰。
教师点拨:
作者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动静交织的湖面图,陶冶了我们爱美的情趣,这是因为观察仔细,认真积累的结果。我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积累材料的方法。
六、练知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二、三题,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题:对照课本自检。(参考答案,括号依次为:站,拿,抹,扑,钻,失,荡,跳,跃。)
第三题:指名背诵。教师小结背诵方法。
七、结
1.学生述说所得,教师予以肯定。
2.教师指明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附板书设计
捕鱼前 静
9 鸬鹚 捕鱼时 动 美
捕鱼后 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发生在早晨的一件事
- 车上的笑话
- 第一次炒菜
- 丢手绢
- 一次激烈的比赛
- 闹海
- 天空中的风筝
- 冬运会
- 蜘蛛展
- 一件新鲜事
- 停电了
- 第一次坐飞机
- 最关心的事
- 美丽的婺州之夜
- 我去王府井书店
- 高校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与科学引导
- 论对新时期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考
-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
- “项目教学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 论大学生应加强动物福利观念教育
- 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及策略
- 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中的自由与控制
- 教育良心与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实现
- 现代班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操作实践
-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建构
- 浅谈如何利用争吵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 浅析多媒体翻译教学中译者能力的培养
- 论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论规范办公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
- 基于涉外企业行业特征的商务英语教学设想
- 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桥》一课教学反思
- 《桥》课例反思
- 《桥》教后反思
-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⑴
- 体验、情感、生命──《桥》教学案例
-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桥》赏析
- 读出精彩──《桥》教学案例
- 夯实基础知识 提高感悟能力──《桥》教后反思
- 有效的朗读预约课堂的精彩──听俞老师的《桥》有感
- 《桥》教学课例
-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⑵
- 《桥》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阅读教学中感悟策略的灵活运用──《桥》教学案例
- 请换一种评价──《桥》教学案例
- 体验情感与生命──《桥》新课程公开课第二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