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2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2、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3
我们的身边。秋天到了,天气、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学生齐读课题:秋天
二、讲授与讨论
看图
1、出示幻灯,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告诉老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
2、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文
1、同学们真聪明,作家叔叔也观察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请看书,听录音。
3、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习课文
1、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看图:谁能告诉老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
(3)指导读。
(4)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在高高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看见了稻田。
2、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2)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齐读。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生甲: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
还有些什么?{生乙: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3: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想想春天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秋天来了,梧桐树有什么变化。{树叶黄了,叶子落了}
{2}梧桐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齐读一读下面这句话:
a、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b、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填空:当黄叶落下来后()把黄叶当作()。
学生口头填空,先填课文中的,然后扩展,自由填。
(5)教师导读最后两句。
过渡:小鱼把黄叶当作伞,蚂蚁把黄叶当作运动场,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呢?
4、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1)秋天来了,燕子有什么变化?
(2)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
(3)电报是什么?燕子为什么把黄叶当作电报呢?
(4)指名朗读。
看图小结
秋天来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稻子熟了,黄灿灿的;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开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准备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在我们身边你也会发现许多事物在悄悄地变化。
六、作业
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蚂蚁搬家
- 诚实
- 校园里的平安机器人
- 笔尖妹妹和笔套姐姐
- 我的妹妹
- 别忘了,自己是龙的传人
- 下棋
- 捉迷藏
- 夏
- 草,我不喜欢你
- 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 爱唠叨的妈妈
- 我最喜欢吃的苹果
- 小兔盖房子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刑法因果关系判断路径之探索
- 买卖不破租赁规则下买受人利益保护研究
- 论高校实习学生的劳动法保护
- 技术、制度、利益三棱镜中的深层链接规制途径分析
- 预约的法律效力刍议
- 试论如何正确适用执行中止
- 紧抓细节培养医师人格魅力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及突破
- 从温莎案看美国同性婚姻合法性问题的新发展
- 众筹服务合同主体义务探究
- 汉初治国思想转变下的纳孝入法初探
- 浅议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之间的联 系与区别
- 卓越计划视野下学期制改革的再认识
- 浅谈影响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权实现的法制因素
- 我国网络交易行政监管的立法初探
- 《小闹钟》教案之二
- 《丁丁冬冬学识字4》教案之一
- 《好事情》课文原文
- 《我的名字》教案之一
- 《问银河》说课材料
- 《丁丁冬冬学识字1》教案之一
- 《快乐的小公鸡》课文原文
- 北师大版《数星星的孩子》教案之一
- 《问银河》练习设计
- 《小闹钟》教案之三
- 《丁丁冬冬学识字1》教案之二
- 《好事情》教案之三
- 《问银河》教案之二
- 《小闹钟》教案之一
- 《好事情》教案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