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6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
教学目标 :
1、理清文章顺序,重点学习课文第3 、4 段,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
2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品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备:
1 钱塘江大潮的录像课件。
2 投影幻灯。
教学设计:
一、齐读课题,回顾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
二、初步理解“天下奇观”的含义,辨别“观潮”的“观”和“奇观”的“观”的意思。(查字典选择字义)
1 教师导言:在昨天的课堂上,我们交流展示了大家查找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我们知道了,钱塘江大潮在我国浙江省,而且只有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左右才会出现的涌潮。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纷纷亲临江边,目睹了大潮的壮丽景象,还给后人留下了诸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优美诗句。我们陕西的兵马俑堪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那雄伟壮观的钱塘江潮也当之无愧的被人们誉为“天下奇观”了。(齐说,板书“天下奇观”)
2 查字典,辨析理解“观潮”和“天下奇观”中“观”的不同含义。
三激发情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
1、导言激情:那么,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祖国的东西南北,到处都有举世瞩目、文名遐尔的像钱塘江大潮这样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是不是应该为此骄傲和自豪呢?
2、请大家带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回忆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观潮的?
3、指名回答,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自由交流谈看法: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个部分?(老师也特别喜欢“潮来时”的这一部分)
四、观看录像,谈感受。
1、播放录像,欣赏钱江潮的壮观景象。
2、自由谈心情和感受,并说说录像中的画面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
五、学习3、4自然段,朗读体会重点词句,感受大潮的雄奇与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
1 、自由朗读3、4自然段,找出你特别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 、全班交流,品读理解,感受自然、语言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好河山的情感。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人群又沸腾起来。”(表演:人群沸腾的场面。找一找:本段中还有哪个词用来形容沸腾的场面的?读一读:读出沸腾的感觉来。)
(2)、“……闷雷滚动”句:(模仿:闷雷滚动的声音,分析理解:说什么像“闷雷滚动”?读一读,背诵此句)
(3)、“……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句:(分小组,读出壮观的景象来。)
(4)、“浪潮越来越近……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句(齐读,自由练习读,比赛读,做练习填空。)
(5)、做练习:课文填空,并说说这样写好在那儿。(屏幕出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 ),好像( )。(填空、朗读背诵,“犹如”换词练习)
(6)略。
3 、提问质疑:3、4自然段中还有你不明白的问题吗?
4、小组合作学习,归纳、讨论探究: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大潮的特点?(想)
(2)、课文是怎样写大潮声音、形态变化的?(说)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 (屏幕出示)
5、分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板书。(声音、形态、远、近)
6、引导回顾本册课文中写景状物类课文的写作特点及方法:《颐和圆》、《五彩池》、《卢沟桥的狮子》等,体会写作方法的运用及好处。
7、教师小结:观察有序、抓特点。
六、积累词语练习。
1 教师说词义,学生对词语。(屏幕出示词语)
2 指名领读词语: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齐头并进山崩地裂浩浩荡荡。
3 任选一词造句。(指明说)
七、给钱江大潮写广告词。(投影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八、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
九、作业 布置:
1 继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2 、推荐阅读书目:《中国名胜经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猜谜游戏
- 空欢喜
- 袋鼠相扑
- 我的小白毛
- 难忘的一件事
- 紫阳湖公园
- 别开生面的乐礼视唱课
- 快乐的父子俩
- 我玩滑板车
- 未来的房子
- 狡猾的狼
- 美丽的春天
- 学骑自行车
- 这就是我
- 袋鼠相扑
- 鸟巢用最后一块“自留地”孵化创客
- 改革浪潮中的保险业
- 制约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及应对措施
- 谈网站开发中网站发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应对通缩,货币政策需要“扛”
- 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 校园网络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功能分析
-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廉洁文化
- 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何处?
- 物业管理发展问题探讨
- 新技术在提高孤东沙河街组固井质量中的应用
- 刍议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价值及应用对策
- 刍议农村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 一汽夏利再巨亏 降级*ST忙“保壳”
- 谈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七
- 16《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 16《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五
-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一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八
-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三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四
- 16《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六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二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五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一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六
-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六
- 16《晏子使楚》片断赏析
- 16《晏子使楚》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