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7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怎样度过的?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才上心头,却下眉头,许多写月的诗词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情愫。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所学过的有关描写月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诗词《水调歌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文
出示诗歌《水调歌头》,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纠正学生读音。(阙,琼,绮)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想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学们在学习理解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但愿人长久》,仔细阅读这篇文包诗结构的作品,就能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
三、精读诗文
读了课文,你感受和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绪?(埋怨、宽慰)
课文一至三小节描写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在中秋月圆之夜,诗人为何单单想起了他的弟弟呢?什么是手足情深?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深?指名同学朗读。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首诗里,同样也蕴涵着这样的感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来感受这种深深的思念之情。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写诗人的离愁别绪,自由读读这一段。你感受了怎样的意境?(《静夜思》)指名有感情地背诵李白《静夜思》,指导朗读描写月夜环境和诗人辗转反侧的句段。
在皓月当空之时,诗人静思什么呢?齐声朗读诗人月下所思的句段。你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齐读句段。从“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诗人的责怨,齐读句段体会感受;从“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诗人的愤懑,再读句段,进一步体会感受。
在诗人的诗中同样也蕴藏着这样的情绪,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绪。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后面部分抒写了诗人的心情得到了宽慰,是什么让他得以释怀的?指名读课文的五至七节,指名学生说说诗人得到宽慰的理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引述第五自然段,分析诗人的情绪变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从离愁别恨中解脱出来,如皎皎明月般的胸怀。齐读〈〈水调歌头〉〉。
三、总结全文
自古多情伤离别,无数诗人墨客都表达这种情绪。苏轼也写了自己的离愁别绪,但最终得以解脱,不愧为大诗人、大文学家。让我们将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齐读课文及诗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讨厌”的一个人
- 喜羊羊与灰太狼——寄生虫
- 我开始用钢笔写字了
-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 鞋子回家
- 开学报名了
- 改写《山居秋暝》
- 老鼠的下场
- 小鸡
- 在阅读中成长
- 我最喜爱的动物——八哥鸟
- 打羽毛球
- 摸蛤喇
- 这是谁的照片
- 我的外甥女
- 云霄中绽放的格桑梅朵
- 穿军装的亲戚
- 一名清华学子的三次人生抉择
- 有一种旅行叫探家
- 帕米尔雄鹰的家国情怀
- 党员都是“一盏灯”
- 一首歌 一生情
- 探秘68号界碑
- 风雨同舟十五年我们一起走过
- 四号哨所“熊出没”
- 上学路上听故事
- 多和基层换位思考
- 我的小白杨情结
- 雪山顶上也要发芽
- 习近平春节前夕在陕调研考察
- 《望月》教学设计之二
-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之一
- 第十册《练习3》教学设计之二
-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之二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之一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五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悲壮的一幕》教学设计之一
- 第十册《练习3》教学设计之一
- 《望月》教学设计之一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