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布置作业 :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
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期黑板报——背后的故事
- 等我也长大了
- 给妈妈的一信
- 这是长大了吗?
- 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 他——何晓宇
- 镜子里的我
- 美丽的春天
- 妈妈和我
- 相遇无缘
- 参观跳蚤市场
- 感谢恩师
- 我感谢的人
- 参观烈士纪念馆
- 文明——只差一步
- 透视河南互联网金融
- 投资界的下一个春天
- 大宋餐饮:三店一体的新餐饮凿空之举
- 回归理性,2015年微商八大趋势及问题
- 马金权:杜康就做河南人的营销
- 夫子:微营销的窍门
- 野蛮生长的微商,会成就下一个淘宝吗?
- 杜康要以机会的眼光思考发展的问题
- 让“旅行”充满故事
- 王磊:“居不安”而突破
- P2P,如何乱象求生?
- “自媒体就是意见领袖”
- 新三板火爆背后的“危”和“机”
- 小而美的创业故事给人鼓励等
- 好微商,不卖产品,只卖信息!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实录
- 《称赞》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札记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课文
- 《酸的和甜的》词句教学
- 《称赞》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