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翻新时间:2023-04-07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戏曲经过无数代艺术的不断丰富探索与发展,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处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我国戏曲的又一特点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尽管舞台上没有崇山峻岭、江河湖泊,没有狂风骤雨、似火骄阳,但是演员可以凭借虚拟的表演,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京剧《三岔口》,仅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靠演员精湛的技艺,就表现出了摸黑打斗的真实情景。这些虚拟动作,都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格式,叫程式化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经过艺术夸张的规范性动作。
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小丑
- 原点
- 父爱无边
- 华夏的百年之梦
- 我和书
- 放飞孔明灯
- 春天的施家岙
- 寻求感动
- 清明节的由来
- 童年,一颗闪烁的星星
- 回老家过年
- 清明扫墓
- 梅园踏青
- 小乌龟
- 我的弟弟
- 浅谈预算管理背景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策略
-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收的影响
- 论会计职业道德的职能作用及现状
- 基于财务视角的成品油销售企业政策环境建设研究
- 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管窥
- 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 民营企业预算管理研究
- 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浅析
- 税收与会计关系的发展与协调
- 环境会计信息理念下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 论借款费用资本化
-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之探讨
- 浅议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化
- 海尔集团的财务分析和主要会计政策分析
-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基本对策的探讨
- 《国徽》教学设计
- 《国徽》教学设计
-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 《国徽》教学札记
-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 《国徽》教学设计
- 《国徽》相关知识
- 《国徽》课文
- 《滥竽充数》相关知识
- 《国徽》教学设计
- 《回自己的祖国去》课文
- 《国徽》教学设计
- 《国徽》教学设计
- 《滥竽充数》课文
-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