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5

《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活动主题】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且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域文化风情,课本上介绍的戏曲品种众多,但学生接触太少,对文中所涉及的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但是,从地域上看,我们与河南接壤,受豫剧影响较深,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也经常听爷爷、奶奶哼几句,想知道更多关于戏曲方面的知识。经过班级集体讨论,最后确定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关注戏曲”。

【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2、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含义;

3、学会欣赏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戏曲;

4、了解当地有关戏曲文化的现状。

二、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其对新发现有喜悦感和成就感,在活动中感受合作、交流的乐趣;

2、培养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情感,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良方;

3、激发大家热爱戏曲,并为家乡戏曲献计献策。

4、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艺术情操;

三、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与同学、与社会交往的技巧并逐步培养社交能力;

2、培养团结精神,体验合作的愉快;

3、多渠道收集、记录整理资料,在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写活动计划,培养实践能力;

5、以了解戏曲欣赏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时间】

三周(三个双休日、三节课)

【指导理念】

本次活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探索精神,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设计和组织活动,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步:划分活动小组

根据本班学生都是住校生的特点,学生就以寝室为单位,将六个寝室分为六个小组:

第一小组:女生201寝室(10人)

第二小组:女生202寝室(8人)

第三小组:女生201寝室(10人)

第四小组:男生305寝室(12人)

第五小组:男生306寝室(10分)

第六小组:男生307寝室(10人)

第二步:查询、积累资料

一、活动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问老师、采访本村戏迷等方法了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发现当今社会在戏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活动地点:学校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音像资料市场、本地戏剧名人耿纯清爷爷家。

二、活动流程

1、各小组到学校图书室摘录戏曲方面的知识(如:戏曲的概念,戏曲的特点,戏曲的种类等等);并走出校门查询有关戏曲方面的资料,并搜集戏曲碟片:

推荐书目:《人生奇观戏剧》《中国文化艺术丛书 中国戏曲》《青少年戏剧读书》《戏剧名家名人》《中国戏曲》

推荐电视台、电台:河南电视台《梨园春》、CCTV戏曲频道《名剧欣赏》《梨园漫话》《戏曲人物》《跟我学》河南文艺广播电台《名家名剧欣赏》

推荐网站:咚咚锵、中华戏曲网梨园春、梨园网河南戏曲网

2、分组活动(每两组为一个单位,自由组合):

⑴ 第一、五小组的20名同学在校多媒体教室欣赏豫剧(海连池)《卷席筒》、(常香玉)《花木兰》、(胡希)《李豁子离婚》;越剧《红楼梦》(片段)、京剧《玉堂春》《空城计》;学唱京剧片段。

⑵ 第二、三小组的18位同学分别采访了中心街老年活动中心、各村文化中心户,了解老人爱看的戏曲节目;并聆听了老人们精彩的演唱。

采访地点

采访人物

喜爱剧种

喜爱剧目

中心街老年活动中心李德深(61岁)

豫剧

《诸葛亮吊孝》《七品芝麻官》《小姑贤》梁集村文化中心户梁书亮(53岁)

京剧、越剧

《将相和》《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李庄村文化中心户董定彦(47岁)

黄梅戏、评剧 、豫剧

《小二黑结婚》《天仙配》《祥林嫂》

我们的体会:戏曲的流行与所处的地域位置有关,与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有关,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成长环境有关。

老人们的希望:希望国家多加强农村基础文化建设,希望政府在乡村修建一些公共娱乐场所。

⑶ 第四、六小组的22位同学走访各村的戏迷、深入本地戏剧名人耿纯清爷爷家,了解本地戏曲文化情况,寻求对策(他们设计了一组采访题目,认真作好记录,写好采访日记。)

① 流传在本地的剧种有哪些?老人们最喜爱的剧种是什么?

(黄梅戏、评剧、豫剧、京剧;最喜爱豫剧)

② 本地有没有剧团?(以前呢)有名气的艺人有吗?他们现在何处?

(李庄村1985年左右有剧团,由于经费原因现已解散;陈岗村有一位老大娘能唱五种剧目,现已故。)

③ 对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唱戏有什么看法?

(年经人要多学习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要多方面汲取“营养”。)

④ 对现今的戏曲文化有什么看法?怎样振兴本地的戏曲文化?

(不要让戏曲这门艺术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失传,要多渠道、多方位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并喜爱这门艺术;对本地的戏曲文化政府要帮扶为主,并注入资金,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

第三步:合作探究、讨论分析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

2、学会合作与交流。

二、活动流程

1、以寝室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2、在探究中继续收集、整理资料,进行以“戏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3、各组整理研究成果并撰写体会文章。

第四步:互相交流展示成果

一、活动目标

1、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

2、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3、总结研究成果,体验合作的喜悦。

二、活动流程

1、各小组展示阶段性成果;

⑴ 欣赏戏曲磁带;

⑵ 看戏曲片段,进行模仿秀比赛;

⑶ 展示自己创作的京剧脸谱,了解脸谱中的象征意义。

2、各小组参加知识竞赛,体验劳动成果。

3、拟定方案,进入村组宣传,寻找振兴地方戏曲文化的途径;

⑴ 将收集到的资料写成文章投到校广播站作一个专题栏目;

⑵ 制作卡片、小报,分小组深入街道、农村、公共场所宣传有关戏曲知识,了解戏曲文化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⑶ 向政府写建议书,希望政府重视戏曲文化建设;

⑷ 设计公益广告,呼吁人们重视地方戏曲文化。

【活动评价】

评价方式:综合评定等级,给予奖励

1、个人自评

2、小组自评

3、小组互评

4、指导老师评价

【短评】

“关注戏曲”的实践活动很有意义,但难度也不小,因为学生对戏曲了解的比较少。本次活动的设计相对比较完整,从活动主题、目标、时间到实施过程及评价都考虑到了。尤其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本班学生都是住校生的特点,以寝室为单位划分活动小组;在查询积累资料环节,提供了一些参考书目及媒体信息等,这些好的措施说明教师对于此次活动作了分析及细致的准备。此次活动如果更多集中在开篇所言“从地域上看,我们与河南接壤,受豫剧影响较深”的“豫剧”上来,从一个剧种突破,借助地域戏曲文化资源之便,让学生更多在感性欣赏中了解豫剧、喜爱豫剧、宣传豫剧,是否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多考虑“语文”课的本质,强调一下对于戏曲曲文的欣赏及评价;在案例中,可以把学生此次活动的一些成果精品附录一二,比如手抄报、学生整理的一段戏曲爱好者的唱词等,就更能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此次活动的价值及可借鉴的经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天天快乐》观后感
恐怖活动不得人心
猫口夺燕
爷爷家的八哥
电脑的自述
妈妈对我的爱
人间真情
难忘的一件事
游苍梧绿园
蜘蛛、蚕、老桑树
我梦见我在2025年得一天
那一次的扶贫
送君千里,情谊浓浓;终须一别,伤心万分
我爱秋天
严复的经济思想初论
哈达萨组织的创建及其早期活动分析(1912―1948)
蜀汉政权对南中的经营初探
解放初期黔西南自然灾害的救济
论养子制度在歌舞伎家族传承模式中的作用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清朝建立初期的经济恢复
历史语境中的“生命关爱”
论抗战初期的重庆救国会
试论金代法律情理观念
浙江“二五减租”问题研究成果综述
从君臣矛盾看万历皇帝怠政的原因
以秦国为例看战国邦交特色
罗素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观辨正
日常生活中的郭沫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理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理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断赏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理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断赏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断赏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