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西湖》教学设计
《西湖》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安排自我评价、调节补救环节。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自读课文。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文中写了西湖哪几处景物。
3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
2精读思考,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
各自然段精读设计:
第二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
找出两个比喻句并口头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学生自由说。
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
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看图,读出图中意境,再配上舒缓优雅的音乐范读课文,反复体会月光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通过二、三、四自然段学习,谁能说一句赞美西湖的话(“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三、学做导游,背诵积累
同学们对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吗?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来西湖参观,你们可以给他们当导游吗?
学生对照课前准备好的西湖图片(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景色、小洲等主要景点、月光下的西湖风光)当导游讲解,部分学生戴上头饰、面具扮游人。
试背课文。
做“词语汇展”游戏,积累词语。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语;老师说近义词,学生猜词;老师指(或述)图中景物,学生用一个准确的词描绘。
四、自我评价,调节补救
评价题:1看拼音,写词语;2比一比,再组词;3写近义词;4学生打比方(如: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宛如一个洁白的挂天空);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具体内容略)
学生评价后,根据自己薄弱环节作补偿性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奶奶
- 打扫除
- 一件难忘的事
- 《爸爸和书》读后感
- “重野”乐
- 小斌带你游西安
- 我和伙伴的生日
- 我爱北京的金秋
- 中秋之夜
- 他教会我怎样尊敬老人
- 我的好朋友汪皓
- 双休日放假中的一件事
- 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 我的日记
- 参观西安市少年宫
- 试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 浅论英语精读教学行为
- 如何让学生快速进入地理课堂
-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与新课程适应性的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 平行宇宙实例解说
- 试论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
- 浅谈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对策
- 浅谈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尝试
-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总体构思
- 试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 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的尝试与实践
- 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教学尝试
- 试论西方秘书教育的职业化特征对高职文秘教育的启示
-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 圣洁的背影有关资料
- 初二《核舟记》说课稿
- 初二语文说课教案小石潭记
- 背影教学设计13
- 圣洁的背影
- 初二语文说课教案《桃花源记》
- 初二春酒教案和同步练习
- 背影教学设计11
- 背影教学设计5
- 背影教学设计9
- 初二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
- 背影教学设计12
- 背影说课教案
- 初二春酒教案和同步练习(1)
- 背影教学设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