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17、 登 山
17、 登 山17、 登 山
一、中心着手,导入 教学
1,齐读课题
2,(投影片出示最后一节)学生齐读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二、中心突破,指导读悟
1,“就是因为我害怕它。”这里的“我”指谁?“它”指什么?
2,我为什么害怕它?哪些句子体现了路的险?
1) 学生阅读讨论
2) 教师点拨后归纳
A 从对小路的描写看出险: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B 从对巴果茨基的行动看出险:
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C 从巴果茨基的语言看出险:
“您看看,是这样的路。”巴果茨基说,“您不能从这儿过。”
“往回走。”巴果茨基大声喊。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以上的描写,并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路的险。
3,过渡:既然路这么险,列宁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1) 从哪里看出列宁走的时侯也很害怕?
(投影出示)
列宁跟在他后面,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
指导朗读,卡片出示:头晕目眩 (齐读)
2) 列宁在困难面前是退缩了还是坚持走了下去?
(投影出示)
列宁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指导朗读
4,列宁为什么坚持走了下去?用他的话讲是什么原因?
(投影出示)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
指导朗读
5,过渡:列宁在巴果茨基地带领下,终于通过了那段险路。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日出的景色多美呀!
齐读日出的景色
6,在下山时列宁又走了那条险路,自读课文第三段,找出列宁第二次过险路的那段话,并用填表的形式比较两次走各有什么不同?
走小路的原因
谁先走
在最险处的表现
第一次
第二次
(投影出示第二次走险路的句子)
“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教学“毅然决然”,指导读。
7,再读最后一接列宁讲的话,体会列宁是如何磨炼自己意志的。
三、情思交融,深化主题
1, 列宁走的这条险路好比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哪些东西?
2, 他走险路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3, 再次齐读最后一节列宁的话,感受列宁不怕困难、时刻锻炼自己意志的精神。
(下课)
板书:
17,登山
战胜困难 磨炼意志
列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帮妈妈炒土豆丝
- 该环保了
- 我想飞翔
- 花儿选美
- 放飞吧,理想!
- 20年后的我
- 我战胜不了网络魔鬼
- 大爱无边,感恩祖国
- 童年趣事
- 中国龙——苦铸中华
- 玉博会
-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 都市
- 与爱同行
- 母爱
- 论上下义关系对英语写作的指导作用
- 大学生依恋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 关于新课改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探究
- 基于汽车生产的延迟制造研究
-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浅谈技战术的应用
- 广西壮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实证研究
- 体育专业学生考研意识的现状调查研究
- 谈谈转企改制后少儿期刊编辑工作的新思路
- 基于迭代优化度与直线搜索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心理疲劳研究
- “约拿情结”与大学生成长
- EC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 小组工作坊案例分享
- 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 《爬天都峰》教材理解
- 《爬天都峰》片断赏析
- 《爬天都峰》说课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 《爬天都峰》片断赏析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课文
- 《爬天都峰》教学札记
- 《爬天都峰》板书设计
- 《爬天都峰》问题探讨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