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思路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思路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用大篇幅的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部分,而略写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意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宽,尤其是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具备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切实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教师在关键处作些点拨和引导,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认真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4、通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想知道吗?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内容,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语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明确读的要求,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卡片、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默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4)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解答。)
(5)对比感受,体会“置身幻想境界中”这句话。(现实生活中没有“蓬莱”、“武陵”,是人们根据想象建成的,所以会有“置身幻想境界中”的感受。教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
(6)指点:古代劳动人民多了不起,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当你了解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可自由发言,进行德育渗透,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7)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8)交流体会圆明园上怎样被毁灭的。(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
(9)练习感情朗读
(10)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三、拓展与巩固
(1)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2)总结谈话。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你们还想了解什么?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讨论,好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买西瓜
- 学活力板
- 牛县官与老鼠头领——聪聪
- 搭碉堡
- 爸爸的习惯
- 夏的色彩
- 我的偶像-李小龙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青青服装店”
- Q宠宝贝
- 童玩节,爽!
- 小鹿还乡
- 课堂上的意外
- 果冻玩意
- 鸡蛋的末日?
- 桃花
- 公路桥梁路面施工技术
-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
-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
- 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设计
- 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应用探析
- 变电运维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公路路线的选线原则及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 浅析绿色环保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 关于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 井筒揭煤施工防突设计
- 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分析
- 浅述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 新形式下如何向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方向转变
- 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管理
- 24《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之六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七
- 28《小音乐家扬科》教学设计之一
- 28《小音乐家扬科》教学设计之二
- 26《放弃射门》片断赏析
- 24《飞夺泸定桥》教学片断反思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十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八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五
- 27《鲁本的秘密》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六
- 25《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二
- 28《小音乐家扬科》
- 24《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之五
- 25《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