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5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课文: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劝阻无效,并且下了死命令,一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住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吴王、少年的人物形象;春秋时的形势等。)(板书:吴王攻楚)
二、 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对话部分的内容。
少年:聪明、勇敢。
(少年的聪明就表现在他能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1、出示对话部分的内容(这就是少年对吴王讲螳螂捕蝉故事的经过。)
(1)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习小组)
注:由学习小组长选一个读吴王的话,选一个读少年的话,其他两个做评委。
(2)指名分角色朗读 评价(自评,互评) (请同学先点拨点拨。)指点示范后,再指名分角色读 。(评价过程注意点拨。)
2、出示“螳螂捕蝉”图(课件)读完螳螂捕蝉的故事,咱们再一起来看看螳螂捕蝉图。
(1)对照这幅图,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听。
(2)学生自练
(3)指名讲故事。
3、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什么?
蝉、螳螂、黄雀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隐患 (教师板书)
4、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媒体出示)
5、我们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那吴王明白吗?(明白)哪里可见(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
(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
A: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所有的大臣都没说服吴王,这时你想对大臣说什么。(表演大臣们可能怎么劝阻。)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咱们还得研究研究当时这段历史。
(4)出示战国形势图(媒体演示):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现在你就是吴王,你会从中明白什么?(引导学生将吴国分别比作蝉、螳螂、黄雀说话,如:我们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但我们进攻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像黄雀一样攻击我们。)
(5)学生互说。
(6)汇报(板书)(理解“不堪设想”)
6、教师小结:吴王的确也悟到了这点,所以他是怎么对少年说的,(指名说)假如你就是吴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爱国)课文学到这里,吴王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作业 :
1、请大家把螳螂捕蝉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请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附板书设计 :
螳螂捕蝉
只顾身后隐患 不顾眼前利益
吴王攻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故事
- 榆树
- 如果
- 梦
- 寻找春天
- 拔河比赛
- 找春天
- 买书
- 我给妈妈洗一次脚
- 游白鹤发电厂
- “三独”比赛
- 家庭运动会
- 校园的早晨
- 她是谁
- 学溜冰
- 严格公正执法 维护宪法权威
- 新规则下普通船员持证问题对我国海员外派的影响
- 长江链子崖滑坡涌浪特征及对航道影响预测研究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
- 强制性侦查措施检察监督实践微探
- 正确认识检察工作中的几对关系
- 依法治理航道 护航国家战略
- 船舶过闸组织方式对三峡船闸运行效率的影响
- 地方人民检察院的设置与司法管辖制度改革
- 船闸闸首检修门槽损坏及维修方案
-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滤波器设计及仿真
- 试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化大预防
- 三峡枢纽过闸货运量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
- 全国“两会”听“水”声
- 内河大舱口船舶装运特殊货物强度与稳性探析
- 1《给老师的一封信》
- (选学课文)《钓虾与放牛》
- (习作训练)《我爱家乡的_____》
- 18《小珊迪》
- 17《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 (习作训练)《缩写课文》
- 1《海上日出》
- 2《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
- (习作训练)《汗水换来的欢笑》
- 2《夕照》
- 16《我盼春天的荠菜》
- 22《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
- 21《清平乐 村居》
- 3《日新月异的电视机》
- (选学课文)《竹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