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3—5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这“天下奇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浪潮越来越近……颤动起来”,是全文的重点句,充分表现了大潮非凡的气势。
2、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同时要注重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讲讲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哪些内容?
二、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两遍后告诉老师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师适时发问: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大潮雄伟、美丽、壮观呢?
引导学生说,同时指导朗读。
3、师小结:这些语句都从声音方面写出了潮的壮观,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潮的壮观来。
4、师启发:课文除了从声音方面写潮的壮观,还从哪些方面写?怎么写?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说一说,读一读,可以小组讨论。(生自学)
5、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6、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找的这些句子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这样写使我们很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了大潮的壮观。
7、怎样读好这些句子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特别要读好你喜欢的句子。(学生试读后指名读,并交流。)
三、讲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写潮壮观的词语,要求标上“”。
2、交流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丈来高。
3、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写作方法指导,习惯培养。
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
2、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吗?
3、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有如置身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
五、总结。
1、钱塘江大潮真是雄伟壮观,难怪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相机板书“天下奇观”)
2、观看录象,领略大潮雄伟壮观的气势。
六、练习。(略)
板书设计 :
13 观潮
声音
潮来之时 颜色
形状
天下奇观
漫天卷地
潮来之后 风号浪吼
两丈来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震惊——5.12
- 天上的五线谱
- 论学习
- 三张照片
- 无私的爱
- 触摸中华魂
- 小草的呼唤
- 我爱我的祖国
- 当我仰望天空时
- 秋天
- 心恋
- 中国,我爱你;中国,祝福你
- 二十年后回家乡
- 秋天的树叶
- 侃侃座位
- 探析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 探析多媒体技术在网球教学中辅导作用
- 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关系研究
-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实现模式
- 浅析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地方性商业网络媒体新闻内容特征
- 已撤销外国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研究
- RFID电子标签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
-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战略制定
- 浅谈如何做好会计监督工作
- 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探究
- 探析地市电视台如何整合节目资源
- 从知识产权角度探究彝族服饰的保护
- 地方电视台新闻类节目改进的几点建议
- 《小狮子爱尔莎》教材理解
- 《我爱故乡的杨梅》相关知识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课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札记
- 《小狮子爱尔莎》教材理解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小狮子爱尔莎》教学札记
- 《我爱故乡的杨梅》片断赏析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实录
-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简介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