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之二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之二
一、生词引入,解题激趣
1.出示生词(语(Yǔ)言),谁能把这个生词读一读?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个“口”),说明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
2.CAI课件展示,解题激趣。
(1)CAI课件分别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满天电光闪,说说它们都告诉我们什么?
(2)解题激趣: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看着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每句诗读通。
2.交流生字读音情况:指名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领读。(如“告诉”的“诉”单独念第四声,读“告诉”一词时读轻声;“如果”的“如”声母是r,而不是l;“察”是翘舌音,“粗”是平舌音等。)
3.交流通读诗句的情况:把你认为读得最通顺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结合交流情况重点指导以下三个句子。
(1)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有一个个圈圈。(注意轻声音节)
(2)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注意生字多,名称连续。)
(3)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啊”变音读n日)
4.正确流利地读诗句,并说说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语言。
三、品读诗句,指导朗读
1.自读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呢?
2.互动交流,点拨指导。(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反馈情况相机进行)
(第二小节)
(1)CAI课件展示(一个个静态的“逗点”一“逗点”摇着尾巴游动)这是什么?(逗号)仔细看到底是什么呢?(小蝌蚪)
(2)引导想像: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呢?该怎么读好这一节呢?
(3)自由练读,再读给小组或全班同学听,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三节)
(1)CAI课件展示一条大鱼:谁知道这条鱼有几岁呢?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该怎么读让大家都知道这种大自然的语言呢?
(2)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点评指导。
(第四节)
(1)指名试读,说说这一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什么语言?
(结合讲解“三叶虫”,理解”镶嵌”,简介“喜马拉雅山”。)
(2)“喜马拉雅山”那么高,那么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又深,诗句“那儿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
(3)指名试读,点评指导朗读。
3.回归整体,赛读拓展。
(1)赛读:把三小节连起来自由练读,比比看谁读得好。
(2)过渡: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齐读第一节、最后两节诗。
(3)赏读、赛读:教师边范读边展示CAI课件后,指名赛读整首诗。
(4)拓展: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说给大家听。
四,书写指导,练习运用
1.书写指导:(1)自读生字词,边读边记形,并在组内交流自己记住了哪些字。(2)在书上描红、练写并点评纠正。(如“就”右边不能写成“龙”,“诉”不能丢了一点。)
2.自主选择练习:(1)和同学们互相听写生字。(2)朗读课文。(3)收集、观察大自然的语言并记录下来。(4)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一节诗句写下来,读给大家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人生梦想
- 虚惊一场
- 六十改革年
- 珍藏那片温暖的云
- 青山的美
- 难忘的国庆节
- 读《母爱如粥》有感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害怕的一个夜晚
- 往事
- 难忘六一班
- 夜
- 城市新坐标——桥
-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 暑假趣事
- 试论新时期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
- 交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及监督中的问题分析
-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 新常态下县区级审计机关如何进行审计全覆盖
- 浅谈我国国家审计的改革与完善
- 国有企业审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评审研究初探
- 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不同合并理论下合并报表的编制及比较
- 公允价值审计信息披露必要性探究
- 公司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
- 综合会计方法和政策分析会计的职业综合性责任
- 夯实基础敢于担当努力提升基建审计工作水平
- 关于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措施分析
- 西方会计教育发展对我国会计教育的影响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材理解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 《盘古开天地》相关知识
- 《孔子拜师》说课设计
- 《孔子拜师》课文
- 《孔子拜师》教学札记
- 《盘古开天地》相关知识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材理解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