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西沙渔人》教学设计之二
《西沙渔人》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2、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
3、完成作业 本第1、2、3题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由鲨鱼引入,揭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圈出你认为比较难读、容易读错的字词,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并请学生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3、再听一遍录音,说说你对西沙渔人的印象(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或词语)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新词,有意思不懂的可以用各种方法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桌讨论)
2、反馈交流
3、多音字(挣、扎)及有完成课后题2
四、完成有关作业
抄写词语,完成作业 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 本第6题
2、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回忆课文大概内容
2、认读生字词语(多音字及近义词)
二、学习课文
学习单元提示,知道默读要边读边思考,可以先提出问题,再到课文中仔细去寻找,让自己的读有目的。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用刚才学的默读方法,自学一二自然段
2、学生提问(容易的由学生自已解答,有困难的可以相互交流)
如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可以先理解“剽悍”的意思。除了引导学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以外(敢于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只身去钓鲨鱼)还要让学生到全文中去找(船小浪大、海深鱼猛、钓钩特殊、方法巧妙)
3、小结刚才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点名读这两自然段,其他学生找:西沙渔人钓鲨的方法,再想想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2、听了这两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一遍,到课文中找答案
3、反馈交流
(三)学习第5自然段
自学后再交流
(四)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印象中的西沙渔人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
你对哪句话印象最深,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本中有关题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会用“甚至”“顿时”造句,完成有关作业
2、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回忆课文内容
(1)说说印象中的西沙渔人是怎样的?
(2)西沙渔人的钓鲨的方法
二、指导完成有关作业
1、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先让学生理解“甚至”“顿时”的意思,再造句
2、作业 本第6题
回答要具体,要点
(1)勇敢剽悍(2)机智
三、指导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奶奶
- 隐形老爸
- 我的铁哥
- 自我介绍
- 我们班的三大“公主”
- 我的外公外婆
- 雷锋的童年
- 我的爸爸
- 我的“死党”们
- 我的好朋友
- 麻烦弟弟
- 我的妈妈
- 全家“砍“动员
- 红烛颂
- 我们的数学老师
- 碎片化背景下的城市社会公共空间建构
- 返乡购房: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调查分析
- 《汉语教程》与《你好》语法编写比较分析及思考
- 试论翻译补偿法的界定与分类
- 本能,本性,本质
- 风险社会视野下的政府官员问责制再造
- 汉泰动物量词对比研究
- 论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 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民族地区建政工作的两点看法
- “集中”抑或“分散”:近代苗疆农村土地的分配关系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 论公务员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养成
- 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思考
- 《红楼梦》邦斯尔译本体例风格探析
- 我国城市新区发展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 《三袋麦子》说课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片断赏析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 《三袋麦子》课文
-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札记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片断赏析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片断赏析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