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围绕中心句展开思路—— 《詹天佑》导读
围绕中心句展开思路—— 《詹天佑》导读围绕中心句展开思路—— 《詹天佑》导读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是《詹天佑》这篇课文的中心句。课文是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呢?同学们阅读课文时要围绕中心句展开思路。
一、“爱国”的体现
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中国遭受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欺侮。“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刚”、“就”等词语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虎视眈眈的强盗野心。他们千方白计出来阻挠和要挟,认为中国要修铁路“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多么狂妄啊!甚至“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是对中国的极端蔑视!中国真的没有这样的人才吗?不!“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消息一传开,“全国都轰动了”。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能否完成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尊严和荣辱。虽然顶着沉重的压力,但是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没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是绝对做不到的!
二、“杰出”的体现
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勘测线路时,他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还亲自带领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夜以继日地工作。“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从詹天佑的所言、所行和所想中,可以看出他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高贵品质。
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进一步反映了他杰出的才能。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他“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因地制宜,节约时间。“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怎么办呢?詹天佑巧妙地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强烈的爱国心和杰出的才能使得詹天佑提早两年完成了任务,“给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冲出亚马逊》的观后感
- 金鱼
- 新龟兔赛跑
- 读《大学生与战士有感》
- 生活的镜子读后感找回自尊
- 最无私的友谊读朋友有感
- 生命与希望的赞歌——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
- 蜜蜂和蚂蚁
- 怎样做一个开心的队干
- 海的女儿
- 祭扫烈士墓
- 读《蛾眉道上》有感
- 读《再寄小读者》有感
- 日记一篇
- 我读书我快乐
- 从杀戏与戏杀看刑场与戏场的异质同构性
- 探索社会风险提炼本土理论
- 不可言说的原质:斯拉沃热齐泽克关键词研究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中国城镇化与征地困局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林农合作组织收入分析
- 造林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安徒生童话与周作人童话学研究
- 权利贫困视角下农民群体维权困境及出路
- “边政”何以成“学”
- “追求思想和创造思想”之佳作
- 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之民事责任探究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
- 论国有林权改革持续发展能力
- 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及城镇适应性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相关知识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片断赏析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问题探讨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片断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