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初一下期是学生生理、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什么叫成长,这是学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道成长就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成长过程中,学生对父母的态度由崇拜到怀疑,甚至表现出与父母的对立。而在《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中,作者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这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应该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本文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以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具有意识流小说的特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小说的形式以及写作的方法。本文选自《城南旧事》,记叙的是20年代的老北京的故事,可推荐学生阅读全书,增加他们知识的积累,了解过去的时代。

【教法建议】

80年代,一部《城南旧事》让中国人记住了那个大眼睛的女孩子。而现在的孩子却无法理解当时的那个故事,建议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先介绍《城南旧事》这部影片,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受。这篇小说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抒写了成长的体验,文中童年的故事、成长的感受能快激起学生的共鸣。体会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教学时不必拘泥与课文分析这分析那,宜通过反复朗读让课文的情、理自然注入学生的心田,在引导学生以“长大的感受”为契合点衔接课内外,从他人的故事和文章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从而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通过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学习记叙中的插叙手法,理解“爸爸”的形象。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东流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孤,不久即返回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林海音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1983年,《城南旧事》被大陆著名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幕。那份美丽、感人的乡愁和情思打动了大陆的每一位观众,影片上映后,林海音在大陆家喻户晓。

2、学生讨论:

你觉的什么是长大?你愿不愿长大?(为体会文章的情感作准备)

二、教学过程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文在记叙顺序上的特点?

(文章采用插叙手法,从眼前的事回忆往事)

2、学生仔细默读课文,勾画归纳,由什么回忆了哪些往事?

讨论并归纳:

⑴ 从衣襟上的夹竹桃──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

⑵ 回忆与爸爸对话中,爸爸说“不要迟到”──六年前的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再不迟到的情形。

⑶ 田钟声──爸爸的病,爸爸爱花。

⑷ 韩主任讲话──你多么盼望自己长大,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寄钱?

教师总结:文章回忆部分是插叙,文章采用插叙手法,时而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3、学生快速浏览、思考:爸爸的鼓励和惩罚对“我”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⑴ 六年后,代表同学领毕业证并致词。

⑵ 从未迟到过。

⑶ 得到了“闯练”,做了小孩不能做的事。

⑷ 父亲去世时,“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已不是小孩子。

4、讨论爸爸的形象: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了爱心。

鼓励孩子坚强,鼓励孩子“闯练”。

很重感情。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每一件事就是浇花。

第二课时

一、预习

学生再次阅读全文,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个部分,思考练习二。

二、导入

直接进入正课。

三、正课

1、学生朗读: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在这学校里啦”。

2、质疑:我“又愁又怕”,愁的是什么,怕的是什么?

讨论归纳:愁:起晚了,会迟到、罚站

怕:难为情、害羞

3、质疑:爸爸对“我”是既严厉,又充满了爱心,体现在哪里?

讨论归纳:严厉:不许小孩乘车 见我不起床打我

爱:送夹袄和铜板

拓展: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爱”有时就是用这样矛盾的方式在表现的,要认识到带着严厉面具的爱而不要误会!

4、朗读:“快回家去……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5、质疑:“我”为什么要急着赶回家?讨论归纳:预感,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

6、文中类似三伏笔还有哪些?

讨论归纳:

⑴ 去医院时,爸爸说:“没有爸爸”(11段)

⑵ 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32段)

⑶ 夹竹桃与小石榴落了(55、56段)

7、我深爱着爸爸,为什么知道爸爸去世的消息,反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讨论:爸爸长期对我严格要求教育的结果,所以我能意识到“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8、“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深意?

讨论: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9、文章多处写到花有什么作用?

以花为线索贯穿全文。

10、文章除了“花”这条线索外,还有另一条线索?

毕业典礼。

11、教师总结:

本文的原因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意双关,一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辞世。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衰而不伤。

三、教学反馈

作文《长大的感觉真》。

【案例推荐】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课文内容,概述小英子的成长足迹。

2、体会文中丰富的情感,尤其是父女深情。

二、换位改写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是以小英子的回忆为线索串起她成长的经历的,作为她身边的人,温柔善良的妈妈、性情质朴的爸爸、亲爱的韩老师、她要好的同学、一直在她家做事的厨子老高,目睹小英子的成长与遭遇,他们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对课文作换位改写。

1、选择改文的叙事者和所叙事件:

提示:所叙事件可是单一事件,如爸爸鼓励“我”独自参加毕业典礼、爸爸逼“我”去上学、毕业典礼、爸爸爱花、爸爸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闻听爸爸死后“我”的镇定,也可是以上某几件事件的组合。

2、确定叙事的方式和侧重点。提示:是沿用倒叙?是叙议结洽?是叙亲见还是叙耳闻?侧重于家庭里的英子还是校园里的?或是父女情?

3、给改文拟一个新颖而有情味的题目:

如:《孩子,别怪你爸》(妈妈)、《我的爱,你可能明白?》(爸爸)、《一路芬芳的孩子》(老师)、《令人羡慕的英子》(同学)、《我眼中的大小姐》(老高)等。

4、改写、交流、互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搭碉堡
爸爸的习惯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青青服装店”
鸡蛋的末日?
第一次买西瓜
小鹿还乡
夏的色彩
牛县官与老鼠头领——聪聪
Q宠宝贝
课堂上的意外
桃花
童玩节,爽!
我的偶像-李小龙
果冻玩意
学活力板
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浅析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应用与趋势研究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浅谈对加强油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时期电力企业团员青年文化建设
玻璃幕墙设计原则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财政投资评审
分析市政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管理
浅析供水管道检漏及防范措施
浅谈土建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集中供热现状与节能技术研究
浅谈设备管理和设备寿命周期
新型生态建筑材料在生态建筑中的分类及应用
园林景观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能力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六
25《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二
24《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之五
28《小音乐家扬科》教学设计之二
28《小音乐家扬科》
24《飞夺泸定桥》教学片断反思
28《小音乐家扬科》教学设计之一
27《鲁本的秘密》
25《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一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十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五
26《放弃射门》片断赏析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八
24《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之六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