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伤仲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解决生字词。
【教学内容】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先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化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教学本文,除让学生熟练地翻译课文外,还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方仲永变化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讲述一些被人认为笨或不聪明的人经过不懈努力而终于取得成就的故事导入新课。
(也可让学生讲述)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⑴ 划出生字词。
⑵ 注意句子的停顿,并用铅笔在课文中作出标记。
第二遍,学生自由诵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三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粗字的注音:
扳(pān) 环谒(yè) 称(chèn) 泯(mǐn)
三、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课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并将不懂之处标出来,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翻译课文。
(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
2、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解决四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领会课文大意,最后强调本文重点文言词语:
⑴ 未尝识书具(曾经)
⑵ 即书诗四句(写)
⑶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此)(完成)
⑷ 其文理皆有可观着(文采和道理)
⑸ 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⑹ 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⑺ 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
⑻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
⑼ 贤于材人远矣(比)
⑽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
四、齐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4、学完本文,你有何感想?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方仲永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也”。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学生自由谈感想,可以从仲永自身的角度谈,也可以从仲永的父亲的角度谈,还可以联系实际来谈。只要观点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即可。
五、小结
1、借事说理的方法。
本文采用借事说理的方法,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长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叙写了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第二部分由此引发议论,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2、语言简洁生动。
六、拓展
口头说文“读《伤仲永》有感”。
说文要求:
1、理解文意,多角度思考;
2、语言流畅,中心明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五一节
- 奇迹
- 写给90后的一封信
- 创建环保模范城建设美好家园
- 100元钱
- 读《鞋匠的儿子》有感
- 我要为他们克隆妈妈
- 我爱祖国
- “惊心动魄”的回家路
- 我的理想
- 拱宸桥与古民宅
- 欲望
- 当挑战来临的时候
- 坚持就是胜利——读《根鸟》有感
- 参观工艺美术馆
- 略论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颠覆性转变
- 以提升执行力为核心深入推进效能监察
- 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检视
-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分析研究
-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 软式排球在河津各中学的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新形势下基层工会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方法
- 新农村建设对重构农村社区共同体的作用
- 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的群体性特征探析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分析及对策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建设
- 手机外设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 浅议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 浅谈我国家庭道德建设
- 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核心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
- 《琥珀》说课设计
- 《琥珀》问题探讨
- 《琥珀》教学札记
- 《琥珀》教学札记
- 《琥珀》其它杂项
- 《琥珀》课文
- 《琥珀》问题探讨
- 《琥珀》教学札记
- 《琥珀》教学札记
- 《琥珀》相关知识
- 《琥珀》其它杂项
- 《琥珀》教学札记
- 《琥珀》教学设计
- 《琥珀》教学设计
- 《琥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