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2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2、难点:
体会文中几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背景资料(任选一个以上),参考题目如下:
1、“九一八”事变。
2、抗日战争。
3、日寇在中国的暴行。(叙述一则事例)
4、中国军民英勇、顽强抗日的故事。
5、东北抗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创设特定气氛。
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体会文中充沛的感情。
2、学生反复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充分领会本文所蕴涵的情感。
三、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找出文中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如:
⑴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句运用拟人手法,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直接对着土地倾诉了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打动了人心。
⑵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东北那特有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让人浮想联翩。
⑶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运用排比,形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强调了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等等。
2、学生讨论:
⑴ 如何理解本文标题——土地的誓言。
⑵ “我常常感觉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分组讨论后,每组推举一名同学回答。
3、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
四、体验反思
1、联系实际,说说如何与侵略者作斗争。
2、通过本课学习,你感悟到了什么?(内容、写法等)
五、延伸阅读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与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作比较,看看两首诗表达的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11月17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梦
- 我的同桌
- 家乡的小河
- 我爱吃苹果
- 神奇的刮刮卡
- 我梦想当服装设计师
- 大扫除
- 我的语文老师
- 我和影子聊聊天
- 我的外婆
- 操场上的笑声
- 日照快乐一日游
- 我的大舅
- 好吃的香蕉
- 咬苹果
- 论家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 基于员工心理契约的知识转移研究
- 网络实名制与言论自由的进退
- 解读“中国式创新”
- 潍坊市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考
- 基于IMD模型分析的城市竞争力提升启示
- 浅谈雨季造林技术
- 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配送
- 唐代“化外人”内涵浅析
- 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 评理若衡照辞若镜
-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测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高中教育成本何其高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 以身边发生事谈口语交际课
-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 三年语文实践活动《谜语大揭秘》教学设计
- 《雨点儿》教学设计
- 人教第十册《积累·运用八》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
- 人教第十册《小青石》教学设计
- 《亲 人》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义教小学第九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说说我们的名字》主题活动设计
- 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珍珠鸟》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画杨桃》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五彩池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