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9
新闻三重奏:新闻概要、新闻点评与新闻综评
在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六大题“语言运用”这个板块上,涌现出了很多新题型。这些新题型,绝大部分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的适用性,有意识地提醒考生要重视生活知识的积累,培养考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亮点多多,引人注目。如北京卷的新闻点评。新闻点评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语言题?它与新闻概要、新闻综评有何区别?笔者试图对这些题型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高三学生有实质性的帮助。
高考传统题型——新闻概要
新闻概要是按要求对一段新闻材料进行要点概括的题型。这是以前的老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拟一句话新闻;
2. 拟写标题新闻;
3. 拟写标题;
4. 拟写导语。
不管哪种形式,新闻概要都重在概括要点,具体说,就是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高考创新题型——新闻点评
新闻点评要求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的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去年北京卷23题就是这种前所未有的新题型。其具体内容是: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动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要求点评这则新闻,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这道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对新闻材料本身的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而且要求考生对材料蕴涵的社会意义进行分析、评价,是更高层次的考查。那么,这种新闻点评应该怎样解答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读懂新闻是前提。要了解新闻的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细节,把握其精神实质,为点评打下基础。
2. 评在点上是关键。就是要抓住要害,选好角度,提炼观点,一语中的。
3. 点评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好的点评应以理以法进行阐释,导向鲜明,鞭辟入里,还要求言简意丰,这样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高考前瞻题型——新闻综评
新闻综评,是对新闻材料进行综合性的评论。它与新闻点评不同。新闻点评篇幅短小,重在评“点”,而新闻综评篇幅较长,重在评“全”。所以,新闻综评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与思想认识能力,考查层次更高,要求也更高。但是,解题方法和技巧与新闻点评大同小异,只是评论的时候角度更宽广、境界更高远、文字相对较多而已。
此外,还要注意新闻短评,它是一种介于新闻点评与新闻综评之间的一种形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学校
- 《爸爸,你坏》读后感
- 夜·月
- 中国的表情
- 其实
- 军训汇报表演
- 英雄赞
- 小爱无痕,大爱无疆!
- 因为有你
- 可爱的黄鼠狼
- 远去的一年,美好的明天
- 小猫咪家族遇险记
- 我们喜欢虹猫的理由
- 话中见真情
- 母爱
- 洛克“同意”理论正当性不足的探析
- 论晚清新闻法制的创建
- 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形式探析
-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
- 人力资源视角下的明代官吏制度研究
- 中国正部级领导干部专业结构分析
- 浅析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要件
- 弗洛姆消费异化论
- 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
- 浅论正当程序
-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
- 略论抗战胜利初期西昌地区的查禁烟毒
- 政治权术与政治道德
- 无权处分及其法律后果
- 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行为责任构成研究
-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三
- 《匆匆》教学设计之三
- 《匆匆》教学设计之六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二
- 《匆匆》教学设计之七
- 自读 感悟 积累 运用——《匆匆》教学设计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四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之二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六
- 品读 感悟 研究 发现——《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七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