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警惕文言文翻译九大易错点

警惕文言文翻译九大易错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警惕文言文翻译九大易错点

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除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警惕以下几个错误。

一、误译文言实词

例1.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误译]光武责难那位太守,并向邓禹问道:“将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解析]“难”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基本用法:①读“nán”,困难,与易相对;②“nàn”,责难,责备。这里的“难”字取第一个意项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很难”。“守”也有“镇守、防守”“太守”等义项。根据语境,上文讲“光武定河内”,下文问“诸将谁可使守”,“守”字显然是“防守”“镇守”之意。

[正确译文]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问道:“领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二、误译文言虚词

例2.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宋濂《杜环小传》2006年高考广东卷)

[误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但是道路遥远难以到达。

[解析]句中的“但”是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这个义项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

[正确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成行罢了。”

三、译文用词不当

例3.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后汉书》2006年高考四川卷)

[误译]不合礼义的工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解析]“俸”即俸禄,指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工资”,按期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二者虽有相似之处,时代感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可用“工资”代替“俸禄”。

[正确译文]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四、语言不合规范

例4. 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后汉书》2006年高考四川卷)

[误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儿。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身”“匡救”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身”可译为“生命”:“匡救”可译为“匡时救世”。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翻白眼儿”显然是口语化的。

[正确译文]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五、不辨感情色彩

例5.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2006年10豫南五市联考题)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解析]“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译文中的“沉湎”是贬义词。

[正确译文]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六、误译原句语气

例6.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误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难道不可以吗?

[解析]译文处理为一种强烈的反诘语气,不恰当。从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谏”辞,话语方向是“下”对“上”,适合用委婉的语气:“无乃……乎?”这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也表示一种商量、请求对方重新考虑的委婉语气,译为“恐怕……吧?”

[正确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七、误译语法关系(单句)

例7.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元史·张养浩传》2006年高考重庆卷)

[误译]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又派强盗看着他们,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目”,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看待”。“以……目之”,译为“把……当作……看待”。“盗”,名词作状语。“以盗目之”应译为“把他们当作盗贼看待”。译文处理为连动结构,也错解了文意。

[正确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八、误译分句关系(复句)

例8.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史记·儒林外传》)

[误译]汤王、武王没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杀了国君。

[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固定结构,应译为“不是……,而是……”,译文处理为承接关系是错误的。

[正确译文]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

九、不懂修辞和文化常识

例9.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

[解析]“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词。

[正确译文]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考生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不防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译文是否正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山的稳重水的灵动
随笔一则
总有一扇窗等着你
生活需要爱
雨天·祝福
母亲教我做人
阳光照耀我的明天
对?错!
发芽的,是发芽了
追求并幸福着
考试的启示
生活需要掌声
瞬间速写
生活需要挫折
黑白中感受色彩
我国房地产行业扩张的区域效应及影响机制分析
试论幕府时期维系日本武士阶级关系的纽带
艺术审美谱系中人性的面向与回归
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青年建国初期我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发展中群文舞蹈的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醉驾入刑若干问题探究
简析马克思的妇女观及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相结合的启示
多措并举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中国小说文体之“谱系”梳理及其学理化战略
论康德对贝克莱主义的反驳
创新投入、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生命生命》相关资料链接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课文分析与研究
《生命生命》拓展阅读
《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片段)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建议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拓展阅读
《生命 生命》教学建议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