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红楼梦中人”语言表达题设计

“红楼梦中人”语言表达题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红楼梦中人”语言表达题设计

【新题亮相】

20年前,由著名导演王扶林执导的电视剧《红楼梦》吸引了亿万观众,长播不衰,成为经典;20年后,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将重回大观园,再谱新《红楼》:北京电视台携手中影集团,投巨资、请名导、世界范围内海选演员,拟拍50集新《红楼》,明年开机,2008年奥运会前后播出。此消息出,满城风雨,众口纷纭。议论的焦点是:新《红楼》能否超越旧《红楼》?是更上一层楼,还是狗尾续貂?假如学校组织一场“我赞成/反对重拍《红楼梦楼梦》”的辩论赛,请你作为辩手,任选一方写出辩词。

【见仁见智】

正方:我们赞成重拍《红楼梦》。理由如下:一、老版《红楼梦》的拍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拍摄有不可避免的遗憾,如镜头的剪接、机位的转移等。重拍是为了用更新的技术条件、更宏大的篇幅将《红楼梦》这样的中华精粹推向海外。二、20年光景,社会变化巨大,观众欣赏口味也有了变化,重拍十分必要。三、有道是:“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新版《红楼梦》投资方代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杨伟光先生说:“在21世纪重新拍摄电视剧《红楼梦》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大家很熟悉的《泰坦尼克号》有三个版本,其中第三个版本最成功。我同样看好新版《红楼梦》。”的确,《泰坦尼克号》《金刚》,这都是常拍常新的先例,谁说老枝不能开新花呢!四、爱红楼,不等于爱国学,但至少是爱国学的一部分。走进这部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奇书,实际上是走进了一种悲悯情怀。按一个评委的话来说,“这些选手全都出生在80年代后,这种氛围长大的小孩,需要社会的塑造来弥补家庭塑造的单一。选手的内心有《红楼梦》传递出的那种大悲悯和情怀的塑造,外表接受天下人的挑选,不论成和败,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幸运,参加红楼选秀的那些选手是有福气的。”“87版”电视剧历3年而成,希望今天的《红楼梦》,也能以雕琢美玉的心态,塑造一代大国民。五、对于我们民族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大家都心怀尊重;又有经典作品在前,对新拍有所质疑——这是很正常的,甚至也很必要:民意滔滔,自会让剧组绷紧一根弦,从而更认真、更敬业地拍摄。但话说回来,还没看到拍成什么样,就先一棍子打死,这就不必。为何不多点耐心、多些宽容呢?好坏总得看了才知道,您说呢?正是:“红楼一梦别经年,闺阁忽闻重开天。蘅芜苑内旧香冷,潇湘馆中新竹烟。但忧添翼将失虎,未必增香便破禅。新荷颜色君若问,姹嫣毕竟出水看。”

反方:我们反对重拍《红楼梦》,理由如下:第一,当年的电视剧《红楼梦》受技术条件限制,确实存在不足。但是,它毕竟是填补了名著电视版的空白,向各阶层群众普及了文化瑰宝。我们应该明白,四大名著是文字作品,任何影视作品都不可能取代文字的东西,要想真正领会并传承文化遗产,还是必须回到书籍的阅读中去。第二,如今准备投拍的新版《红楼梦》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比如要请内地、港台甚至日韩名星加盟,大兴土木重修一个大观园,用某名星吸引国外观众的眼球等等,诸如此类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请问,这样一部兼顾各方利益的电视剧,究竟还能有多少名著本身的精髓呢?第三,现代技术翻拍经典的一个通病,即画面好看,韵味却没了。用《红楼梦》里的话说就是,“空有一副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第四,如果以《红楼梦》当时拍摄技术不佳为由重拍一次的话,那么要不了多少年,后来人又会以前两部技术不佳的老调子再次兴师动众地拍摄,这是纵的方面;如果《红楼梦》能够有理由重拍,那么另外3部名著恐怕很快也在劫难逃地被拿出来再炒一次“现饭”。我们的文化事业已经到了“吃老本”的地步了吗?综上所述,依我个人之见,历史名著只需要拍一次就够了,不管这一次是技术不够先进还是什么理由。电视版的四大名著应该是我国电视剧制作史上的四座里程碑。一遍一遍地重复拍摄,意义何在?

【新闻链接】

“红楼梦中人”再掀国学热 马海燕

如果说“超级女声”开创了中国电视平民选秀的先河,那么紧接着铺天盖地的舞蹈、演员、歌唱各类选秀节目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而进行了10个月的“红楼梦中人”则拯救了这一逐渐走向低俗的节目样式。

两岸年轻人的参与、全球华人的瞩目让这场主打“立足于文化、扎根于传统”的节目不仅没有疲软,反而掀起了“看红楼、读红楼、说红楼”的热潮。

随着一场又一场激烈比赛的进行,红楼文化的魅力逐渐彰显,谁演宝玉谁演黛玉并不重要,谁像宝钗谁像熙凤也不重要。当竞争宝钗的香港选手袁弥明黯然退场时,人们深切感受到的是香港同胞对孩子传统文学的熏陶,当台湾地区竞争黛玉的选手笑着离开时,人们感受到的是两岸同根同源的血脉和不同表演方式的交融碰撞。

长期以来,《红楼梦》一直被当作是阳春白雪,“红学”只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惟一使“红楼”民众化的只有一部20年前拍的电视剧,大部分普通百姓心中的宝黛钗就是那些演员。

《红楼梦》是经典,但这本书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说得出的。它不可撼动的美学高度和文化品位,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一群人来说,陌生而遥远。所以有人说“红楼梦中人”的启动,给了现代年轻人接近名著、了解名著的契机。

据报道,记者在对“红楼”选手探班时发现,他们几乎人手一本《红楼梦》。而说起对表演片断的理解和红楼知识的掌握,不少人更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有学生家长说,看到现在的孩子在舞台上再现红楼经典折子戏,看到这些选手对“红楼”知识掌握的日渐深入,他们深深感到这不是一个哗众取宠的节目,而是秉着传统文化精神做了一件有益社会的好事。

这让下了大力气策划的节目组颇感欣慰。据说组里流传着一句口头禅:“没想法了去翻《红楼梦》,没点子了再去翻翻《红楼梦》。”这60个经典折子戏都是在红楼专家、电视资深策划人的反复论证后定下的,为的是既让普通观众看上去有新鲜感又让精通红楼的人也爱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锄草事件
感受亲情
灯下
心中的那一丝牵挂
我的生活我做主
走近清玄
天堂
狂侃世界杯
天依然是天,地依然是地
梦的边境线
种在心田上的蒲公英
当消息传来时
它让我明白了“家”
宿命的伤感
天冷了……
办学理念在校园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农家 农事 农趣(组诗)
网络文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古代少数民族改汉姓
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传播
自媒体视阈下网络谣言传播特征及消解路径探析
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一点感想
科幻文学依然色彩斑斓
浅析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
美国高校科研机制探究及启示
论泰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与互补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
汉代石刻造型艺术特征浅析
浅析建国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卫生运动
中考一轮复习2010年作文热点素材集锦(10)
201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哲理散文篇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试题分类详解汇总
初中课件,教案和试题汇总(更新中)
201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怎样阅读童话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
中考一轮复习2010年作文热点素材集锦(12)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广告
2010年中考古诗词默写训练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默写
2010年中考议论复习:中考作文思路指导
2010年中考一轮复习:中考语文记叙文结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