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这是两篇科普短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让学生把握各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
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反复自读,学习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查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词语: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癫蛤螺。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馆叩: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将制作的大陆漂移示意图(见《教学参考书》有关资料二:地质年代与大陆漂移学说)课件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演示。
2、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
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板书课题及作者名)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读文,思考讨论:
⑴ 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⑵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此题意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2、教师点拨:
⑴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砂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⑵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四、细读课文,揣摩语言
1、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速读课文,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
⑴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⑵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⑶ 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⑷ 即非常纯的沙子。
⑸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⑴ 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动物。
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赡蛛”,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青蛙”和“赡殊”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属同一个家族。
⑵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有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
⑶ 这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但也不是无稽之谈。天体撞击地球事件虽然不多,但在地球的历史上毕竟发生过。作者在这里也正是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⑷ 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净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其他杂质。
⑸ 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的,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在幽默风趣中,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
3、默读课文,揣摩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摘录下来。
五、总结课文
提问:这两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共同的问题?
思考讨论,教师点拨:这表明每一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引发新的科学思维,并可能在不同的研究领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这就是作者在《恐龙无处不有》开头提出的观点。
六、知识迁移
以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比如“小草”、“玫瑰”……)为题,训练多角度立意。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里的香樟树
- 龙井茶
- 难忘的荷花
- 我家的小黄狗
- “小龙”和“小凤”
- 蓝色小房子
- 米兰花开
- 我爱竹
- 盔甲“将军”真有趣
- 我的小香包
- 迎春花
- 水仙花
- 荷
- 水仙花
- 小狗“嘟嘟”
-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路径分析
-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
-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 解决中国式医患纠纷出路在何方
- 潍北凹陷主控测线构造样式特征研究
- 高职教材现状与教材编写
- 浅论新形势下做好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 试述大学校园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
- 钢结构厂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析
- 基于平行四边形整体节点制作的工艺设计
- 浅析中国酒店业发展状况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
- 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资源库的开发
- 铬钼铜磷大型气缸套石墨细化工艺研究
- 谈晋江玩具出口困难与对策
- 浅析铁路预制梁场的现场布置以及规划问题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四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 《夏日绝句》教案之一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二
- 《夏日绝句》教案之二
- 《夏日绝句》教案之四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一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三
- 《科学家的问题》教案之一
- 《夸夸我家里的人》教案之一
- 《夏日绝句》教案之三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五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四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