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说“何陋之有”的“陋”
《陋室铭》中末句“孔子云:何陋之有?”中的“陋”,向来释为“简陋、狭小”,其文题中的“陋室”之“陋”,亦作如是解。其实,这种解释是不恰当的。
“陋”在古诗文中确有“简陋”“狭小”之义,在此却当“偏僻”“僻静”讲。理由有四:
1、孔子原话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段话中的“九夷”,指古代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即远离中原都市的偏远、荒僻之地。在这段话中,面对有人不解的询问,孔子回道:有德性、有才学的君子居住在那里,哪里会觉,得偏远呢?朱熹在《四书集注》中释“子欲居九夷”句说:“东方之夷有九种,欲居之者,亦乘桴浮海之意。”之后,他又说:“君子所居则化,何陋之有?”可见,朱熹也认为君子住在偏远、落后的地方,是会改变那儿的落后面貌的,所以,君子是不会感到荒僻的。由此可知,孔子“何陋之有”的原话是这样的意思:有什么荒僻的呢?
2、从“陋”字古书用例考察其义。《诗经·大雅·抑》有句:“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陋。”郑玄笺:“陋,隐也。”《左传·成公八年》:“莒子曰:‘辟陋在夷,其孰以我为虞?”’杨伯峻先生注曰:“意谓无人觊觎此偏僻夷蛮之地。”可知,“陋”在古文中作“偏僻”讲,不乏其例。陋室应该是偏远、幽僻之屋。
3、再从《陋室铭》一文内容看,“陋”也不见有“简陋\狭小”义。此“陋室”所处的自然环境具体为“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强调的是此处少有人来,与乡村景色一致(即不在喧闹、繁华的都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里突出的是“幽僻”“宁静”:远离了市廛歌声,不见了公文往还。“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处比附,意在强调其“隐”其“僻”,不为人知。
4、至于有人从本文作者生活遭遇来论定“陋室”为“简陋、狭小之屋”,是站不住脚的。作为曾遨游过宦海且名声显赫的封建时代达官文士,其“陋室”决不似我们想像中的那样,等同于乡野草民所居住的残破、狭小的茅草房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熊嘟嘟的故事
- 舅舅结婚了!
- 森林历险记
- 赔礼道歉
- 游植物园
- 我的梦
- 小星星
- 吹羽毛比赛
- 小金鱼
- 洗衣服
- 美丽的漳州
- “100”分不光荣
- 大公鸡
- 乐艾后悔了
- 仙人球
- 公路养护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研究
-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 关于如何做好营林造林工作的思考
- 公路桥梁现浇支架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
- 关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探讨
- 关于工民建施工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 关于公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探究
- 关于建筑暖通施工技术中的要点探讨
- 关于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分析
- 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关于立体仓库土建要求及货架和堆垛机安装的概述
-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浅析
- 关于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的分析
- 关于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 公路桥盖梁双抱箍法施工技术研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案
- 《十里长街送总理》
- 《秋天的怀念》
- 大瀑布的葬礼
- 小音乐家扬科
- 放弃射门
- 习作,你喜欢的一个人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 滴水穿石的启示
- 诺曼底好遇难记
- 《田忌赛马》课后选做题
- 14* 理想的风筝
- 赤壁之战
- 向远方的[手拉手好朋友]介绍你所在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