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7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2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重点的语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努力学习,用心感悟生活中深蕴的人间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我的第一本书》的悬念导入,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看完题目,我们会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文章的题目)
设疑:作者为什么要饱含深情的描绘自己求学来用过的第一本书?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什么?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组织同学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教师补充相关背景,提升学生的感受:本文充满了作者来自对于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作者不仅要表现得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中关于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而是与书有关的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感,是上个世纪二三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三、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教师小结:情感丰沛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四、揣摩与感悟
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⑴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
感觉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明确:我的童年生活是辛酸、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⑵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
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走进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忍不能忘本”,巧妙的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就是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为“我”抄写、装订课本的段落(3~8自然段),
问题探究:
⑴父亲看见我的课本,为什么会显得那样的愁苦?
⑵父亲听见“我”的解释,为什么只是“深深叹着气”,而且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五、拓展与延伸
1、阅读训练:
要求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⑴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话语加以概括。
⑵请你猜一猜,父亲为什么没有揍我?其中蕴含着父亲的什么感情?
⑶文中的“居然”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⑷请你想象一下,“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用“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现出我当时的感受。
⑸选文中最后写道“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还值得我们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说“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请你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故事》)。
3、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
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重在调动学生的情感储备,由于年代相隔比较的久远,学生对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授课过程中,可从第二自然段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整体的感知文章的创作背景,与学生合作探究本文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中,从情感特色入手,注意用情感人,采用“理解——练习——拓展”模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领学生诵读牛汉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诗句,转入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思考人生命运这个话题。
二、诵读,感知文意
1、默读,初步感知文意。
2、细读,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3、齐读,整体感知文意。
4、学生畅谈阅读体会,教师因势利导。
三、研读探究
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归纳品析语言的方法。
2、学生自由摘读,尝试语言的品析,小组交流感悟。
3、联系生活体验畅谈感想,文章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⑴父子之情深感动人。
⑵同学之情感染人。
⑶人狗之默契愉悦人。
四、拓展延伸
阅读《给我未来孩子的信》,谈谈自己的感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年娃娃
- 包饺子
- 未来的汽车
- 春天的脚步
- 爬乌仙山
- 风景这边独好
- 妈妈的爱
- 画鼻子
- 草莓
- 方向(一)
- 烛的生命
- 理发
- 妈妈笑了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家乡的日湖
- 数字步道仪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创新应用
- 爪形行列式解的完备化
- 香港特首梁振英:希望“深港通”下半年开通
- 中国央行降准
- 金融巨鳄索罗斯真的退休了?
- 大都会人寿中国2015布局
- 瑞郎暴涨之后
- 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漫谈
- 沪港随想录 施政报告重法治 经济民生作抉择
- 美国经济王者归来
-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研究
- 上海欢乐谷全面升级备战
- 深圳遭遇“史上最强悍限购” 限购潮下,汽车行业何去何从?
- “超级碗”秒进斗金
- 印度再度成全球最大黄金需求国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三
- 《小小的船》授课自评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二
-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六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展开想象和梦幻的翅膀
- 趣中求新——《小小的船》教学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