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6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书”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3、品味语句,赏析课文语言。
4、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书”中包含的感情。
3、品味语句,理解句子的内涵。
【学法指导】
1、读:
自读法(圈、点、勾、划)
2、思:
质疑(提问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那你们还记得自己接触的第一本书吗?(请几个学生简单介绍)同学们的第一本书内容丰富,蕴涵着无限的趣味,那么诗人牛汉的第一本书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诗人一起走进那段往事。
二、简介作者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⑵ 了解故事情节。
2、正确朗读下列字词:
鬃( ) 磨磨蹭蹭( )
脊背( ) 掺和( ) 枉()读
3、复述课文:
围绕着“第一本书”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要求:复述时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情节。
四、研读课文
1、思考:
作者回忆的仅仅是“一本书吗? “一本书” 可以蕴含许多感情,请阅读相关语段,用“从──中,我感受到──”的句式,说说你从文中品读到了哪些情感?
2、质疑:
赏析了课文内容后,你对书中的语言、语句还有什么疑惑吗?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同桌间探讨解决.无法解决的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五、拓展延伸
学了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了解了第一本书的故事吗?
六、课文小结
由学生小结本堂课的学习收获(可从基本知识积累、情感启迪、学习方法等方面小结)。
七、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当“我”把补好的课本再次送到乔元贞的手里时,乔元贞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想像乔元贞的神情、语言,写一段话描写当时的情景。
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与父亲外还有乔元贞、“弄不成”、二黄毛,三人虽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人,在课文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说说我们班的作家们
- 伴我长大的妈妈
- 烟仙老爸
- 我的朋友
- 令我敬佩的一个人
- 童年趣事
- 和猪相象的人――我
- 我是股迷
- 欠傻哥哥一块糖
- “烦人”的妈妈
- 感谢您,爸爸
- 花朵
- 我的爸爸
- 山泉娃娃
- 倒霉的第十个孩子
- 谈谈英语学习掉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兴趣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支点
- 关于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的探究与思考
-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 浅谈分享点在物理小组合作教学中的应用
- 多媒体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初探
- 浅谈乡镇初级中学计算机课的一些教法
- 让“精彩问题”为高效数学课堂保驾护航
- 夸张手法是小学英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 让“情感”之花在初中英语课堂有效绽放
- 论职校英语课堂学生主动性的调动
- 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探讨
- 农村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与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
- 《春笋》教案之三
- 为什么雨后春笋长得特别快?
- 《春到梅花山》同步练习
- 《春笋》教案之五
- 《春笋》教案之四
- 《雨点》教案之三
- 《春到梅花山》课文原文
- 《雨点》教案之四
- 《小池塘》教案之一
- 《小池塘》教案之二
- 《小池塘》同步练习
- 《春到梅花山》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 《雨点》教案之一
- 《雨点》教案之二
- 《春笋》教案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