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3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二、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可参看前面的彩色插图)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
3、精读文本:
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
⑴ 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⑵ 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
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
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⑶ 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⑷ 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⑸ 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4、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哪两个特点?
1、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
2、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二、感悟文本
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
(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
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
除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运用夸张,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作对比的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
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
A、“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先抑后仰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
B、“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电波……”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因为他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职和要求。
C、“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
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第三课时
1、课后习题和作业的讲评。
2、托尔斯泰生平介绍补充。
3、课外拓展:
托尔斯泰代表作品《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介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中的好书
- 可爱的小乌龟
- 童年
- 快乐的星期天
- 我们班的“新新人物”
- 第一次洗红领巾
- 第一次当“邮递员”
- 快乐的星期天
- 童年
- 一年一度的篮球比赛
- 续写《妈妈只刷一只鞋》
- 小狗“多多”
- 可爱的小金丝熊
- 记一次主题班会
- 看篮球比赛
- 对唐卡艺术的研究综述
- 浅析竞价排名中的广告法律问题
- 我国慈善机构现状研究及发展规划
- “案主自决”的伦理下我们该做什么?
- 读《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札记
- 浅论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平衡
- 反思与建构:电话送达的问题与出路
-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初探
- 试析清末民初北京话的合音和减音现象
- 拒绝死亡的国王
- 对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关于日语终助词的汉译研究
- 景东土司制度推行
- 浅谈历史文化人文意识在日语人才培养中的塑造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前谈话
- 《小音乐家扬科》教学设计示例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挑山工》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的语言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一》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夕照》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