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3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会通过把握课文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观点;了解反问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辩、质疑。
揣摩有丰富哲理性和思辩色彩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宇宙生命意识,从而敬畏自然。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
(方法:找出每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然后总结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品味语言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2、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例如: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三、质疑反思
1、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2、既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类是否就应该任由自然摆布而无所作为了呢?
3、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根据是什么?
四、链接练笔
1、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把感受写出来。
示例:
面对一块普通的石头,难道就可以任意把它扔掉或击得粉碎?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扔掉它;它会愤怒,你把它击得粉碎,它也会痛的。
我们并不孤独,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可以与月亮对饮,与太阳赛跑,也可以向花儿倾诉烦恼……因为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好朋友。
2、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专题讨论,课上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榆树
- 学溜冰
- 梦
- 游白鹤发电厂
- 她是谁
- 找春天
- 买书
- 家庭运动会
- 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故事
- 拔河比赛
- 如果
- 寻找春天
- “三独”比赛
- 校园的早晨
- 我给妈妈洗一次脚
- 论城市群众文化和城市文明
- 海警舰艇雾中航行应注意的问题
- 试论电信企业品牌强化与竞争力的提升
- 青岛研发国内首个海上生命自动搜救系统
-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和对策研究
- 中日贸易合作展望分析
- 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浅谈如何提高政务微博的影响力
- 对农广播在家电下乡广告市场上的创新
- 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
- 制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 论主体性体育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应用
- 两种可调螺旋桨静平衡检验方法对比
- 对亚投行说“不”,日本还能挺多久?
- 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 22《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
- 16《我盼春天的荠菜》
- (习作训练)《汗水换来的欢笑》
- 2《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
- 2《夕照》
- (习作训练)《我爱家乡的_____》
- 1《给老师的一封信》
- 3《日新月异的电视机》
- (习作训练)《缩写课文》
- 1《海上日出》
- 17《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 21《清平乐 村居》
- (选学课文)《竹笠》
- 18《小珊迪》
- (选学课文)《钓虾与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