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散文特点、结构。
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dūn)踞
忌讳(huì) 酬(chóu)和 铁箍(gū) 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入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四、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
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
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换考场
- 我得到了教训
- 读《小鲤鱼历险记》
- 小脚丫闹钟
- 春天吹着口哨
- 神奇的腾龙洞
- 妈妈,谢谢您
- 八一广场
- 如何考试
- 养蚕小记
- 我爱妈妈
- 一件伤心的事
- 我学会轮滑了
- 美丽的春天
- 智斗松鼠王
-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及仿真优化
- 民和县明长城概述
- 探析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
- 中国铁路的市场变革
- 紫金矿业融资创新分析
- 加强干部管理强化党内外监督
- 归因理论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施要点初探
- 数字钟的硬件设计
- YM321―H8井钻井施工难点与技术对策
- 浅论计算机与PLC通信技术
- 论矿井建设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问题研究
-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 PDC钻头对常规地质录井影响与补救措施探讨
- 分析财务预算管理环节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运作中的应用
- 小学语文《说说我们的名字》主题活动设计
-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 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珍珠鸟》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五彩池 》教学设计
- 以身边发生事谈口语交际课
- 人教第十册《小青石》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人教第十册《积累·运用八》教学设计
- 三年语文实践活动《谜语大揭秘》教学设计
- 《亲 人》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画杨桃》教学设计
- 《雨点儿》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
- 人教版义教小学第九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