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5
老北京的小胡同
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的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从“五七”干校回北京,读完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三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十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十七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
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艺儿,磁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田螺丝”,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乎乎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顾客对象大概都是灯下斗纸牌的少爷小姐。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最喜欢拉长,而且加颤音的是夜乞者:“行好的──老爷──太唉太──有那剩菜──剩饭──赏我点吃啵”
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有林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在美洲新大陆就见不到。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日
- 我和弟弟玩陀螺
- 颜色使我想起了
- 捉蟹
- 日记一则
- 蚂蚁小金历险记
- 我
- 小猴的生日礼物
- 我喜爱的地方
- 可爱的松鼠
- 桔子
- 水仙花
- 颜色的作用
- 蚂蚁战斗记
- 书是我的好伙伴
- 中国转型的最大障碍
- 钱在哪? 钱去哪? 钱怎么去?
- 做人才是你的终身职业
- 500万条内裤在微信上卖出
- 福泉春:做永春老醋酿造行业的领头羊
- 李总的“神”预言:销售日志的门道
- 周 凛:一百多名会员年营业额1.5万亿
- 因为不爱 所以陌生
- 协力厚:中华医药百年老字号誉满大西北
- 唐荣耀:发现商会平台的魅力
- 马云:无孔不入的大股东
- 和前夫谈恋爱:我该不该静静地等他回家
- 商会会长的谏言献策
- 王中军:娱乐军团领头羊
- “商会的力量”重整“公司的力量”
-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之一
- 《农贸市场》教学设计之二
-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 《练习5》教学设计之一
-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之二
-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之一
- 《练习4》教学设计之一
-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 《练习6》教学设计之一
-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之三
- 《绿》教学设计之一
- 《火烧云》第二课教学设计之四
- 《秦始皇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给赵老师的回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