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2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大意,以及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2、熟练背诵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人的方法。

3、分析陶渊明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4、分析重点语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体会作者高尚的节操人格。

【教学重点】

体会学习本文的写人的方法,学习通过分析人物遭遇,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情感志向。

【教学难点】

体会分析重点语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两句话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读文,谈话入课,析题

1、质疑。

2、为谁作传,他为什么称为“五柳先生”?

3、我们学过五柳先生写过的诗文吗?

二、新授

1、学生背诵《归园田居》,指出作者抒发的志向。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歌抒发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高尚的节操,表现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由此进入时代背景的介绍: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社会上充满了虚伪和欺诈,这就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3、引入到对写人手法以及人物性格等特点的分析。提问:陶渊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生活和志趣的。请读课文,完成下表: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生活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穿:短褐穿结 吃:箪瓢屡空人物态度自娱,颇以示志 忘怀得失 晏如也精神风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四、难点的突破

1、谈话引入难点句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陶渊明的爱读书的喜好,还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学习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师生共同分析。

2、评价分析陶渊明对于贫困生活的态度:“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首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次,这句话原本是谁评价谁的?第三,作者在这里使用这句话,有什么深意?由此,引导学生对陶渊明精神面貌的深入理解。

(五柳先生是一个:自得其乐,安贫乐道,品德高尚的隐士。)

五、根据表格总结全课

1、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3、他生活过得怎样?

4、他耐得住这样的贫穷?

学生齐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仿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板书:五柳先生是一个:自得其乐,安贫乐道,品德高尚的隐士。

六、思维延伸

读了本文,你现在懂得陶渊明为什么在自己的传记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不点明自己的住址了吗?

七、布置作业

学习了本文对于人物的写法,依照本文,为自己或你熟悉的人作一个小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6年中考满分作文:走进西藏
6年中考满分作文: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真挚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童年
6年中考满分作文:放心吧,有我们在
6年中考满分作文:爱的传递
6年中考满分作文:金色苦难
那一声声“宝贝”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月夜的沉寂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什么?
秀作文:为母亲加油
责任让人美丽
07中考作文】—《你还会再入我梦中吗》
6年中考满分作文:想做你的朋友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成长中经历的财富
关于我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节日促销如何做终端陈列
浅论旅游市场营销理论
城市绿化安全分析
关于普罗旺斯连锁花店营销战略模式分析
论体罚学生现象中的法律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论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种类_法学理论论文(1)
新形势下城市绿地景观功能研究阶段性思考与设想
浅谈居室绿化
餐厅的室内绿化设计
城郊景观异质性和城市生态建设
室内绿化植物选择
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
论高校教育惩戒权的程序控制_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局限性初论_法学理论论文(1)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教案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乌鸦喝水》阅读教案
《荷叶圆圆》教案
《比尾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阅读学案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阅读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爷爷和小树》课后反思
《乌鸦喝水》阅读课后研究活动
《司马光》课堂实录
《蓝色的树叶》教案
《四季》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阅读
《司马光》阅读片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