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察其微,状其物,传其神──《小石潭记》的赏析

察其微,状其物,传其神──《小石潭记》的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5

察其微,状其物,传其神──《小石潭记》的赏析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篇幅短小、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文章采用多种手法,有声、有形、有色地刻画了小石潭的动态美,也写出了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幽美和宁静。短文把景和情联系在一起,从而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寂寞与凄凉。从我个人的阅读角度来看,该短文有如下特色:

一、内容驳杂,题旨鲜明

文章以游踪为序,依次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声”(流水声──如鸣珮环),后写“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清;石──怪;树──美;鱼──乐),后写远望(岸势──犬牙差互;水源──不可知),最后概写潭境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从而引发凄苦孤寂的心境。纵观全文,作者不是因景而写景,而是借景来衬情,主旨鲜明。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手法灵活,结构井然

文章采用先声夺人、动静结合等手法,把文中的景写得是玲珑剔透,精美绝伦。作者无论是写潭的出现,还是写游鱼、竹树、岩石、溪水都惟妙惟肖,形神毕现,富有诗情画意。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作者写小潭的出现时,先写隔竹林听到流水声,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也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妙。在第二自然中作者用特写的方法,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描写其动静状态,间接突出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了一种游赏的乐趣。此段妙在以实写虚,以动写静。其中以写鱼为实,以写潭水和天气为虚;以写鱼在水中游为动,以写日光照映下的鱼影投在水底石上,历历在目,清晰可辨为静。鱼儿往来翕忽之动,又名为写动,实则衬出潭之静。作者用一“乐”字,真实表达了自己的由衷欢乐。这是他改革受挫、被贬远方以来从没感觉到的快乐。文章详写以上景物,让人韵味无穷,可见其手法极其灵活。

全篇从发现小潭,概括石潭全貌,从写潭水到写气氛感受,由远到近,由总到分,由景到人,结构显得井然有序。

三、摹形言事,造语典雅

本文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精巧传神。开篇形容水声清脆悦耳用“如鸣珮环”;第三自然段作者把镜头推向远方,描摹溪岸的曲折,用“斗折”为喻;描摹溪流的蜿蜒用“蛇行”为喻;用“犬牙相互”为喻,来写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用“怡然”“尔”“翕忽”把鱼的情态描绘得惟妙惟肖;用“蒙络摇缀”四个字写出了潭边的景物。由于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根据自己的具体感受取喻,也使语言精当贴切,生动而传神。

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虽然把小石潭的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实际上渗透着作者自身惨遭不幸的感受和无比失落的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环抱,其清静幽美,而不被世人所闻,这正是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内心写照。作者来到这过于清冷的环境,触景伤情,激起了他疾世愤俗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不可久居”便真实地流露了作者无法摆脱现实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对现实的不满。

总之作者采用了察其微,状其物,传其神的手法,把一个小石潭写得出神入化了。此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散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教室的歌
往事
寅虎之礼
春游­
多想……
我爱家乡的冬季
我的家庭
寒假增肥记
月亮
邋遢“塑造”改变
我发现了小蜗牛的秘密
我家的小狗
春咏
冬天
妈妈的微笑
纺织染整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讨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运输表法在企业运输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
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难点及效果分析
财政部加强国有金融企业直接股权投资资产管理
十大短命恶习你有几个
中国式协商民主浅析
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
对提升青海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思考
刍议新医疗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及创新
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会计工作规范化管控体系研究与实践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的高校财务岗位管理研究
试论股份制公司会计内部控制关键点
归类识字(三) 第1课 教学目的要求: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归类识字(二)”第二课教案设计
《诺言》自学提纲设计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拼音识字3》教案设计(二)
24 古诗二首
单元基础训练
3 小摄影师
《狐假虎威》游戏教案设计
《美丽的公鸡》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及设计思想 一、教学设计
《将相和》长文短教教案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的】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单元基础训练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