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2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一篇颇具寓意的童话故事。趣味性强,在主人公小燕子和燕子妈妈之间有丰富的对话。故事由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去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展开,小燕子去看了三次,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告诉我们:“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课文的重难点,以读为本,坚持读中感知,读中品悟。至始至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根据儿童爱玩爱动的特点,教学一开始就飞来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小燕子”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而且“小燕子”在课堂中不断出现,让孩子们把它当作是我们的学习伙伴。课中穿插活动,用孩子们喜欢的旋律唱老师自编的儿歌,不仅使孩子们乐在其中,同时也巧妙地起到了过渡作用。至始至终,整个课堂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二、民主和谐师生互动
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放开了学生的手脚,比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巧妙的扮作燕子妈妈,学生也扮作小燕子。边演、边学、边思考。启发学生如何去观察,用亲切的话语及时地鼓励他们,在课堂上不断掀起一个个高潮。也只有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课堂上才有接连不断的意外惊喜出现。由此看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给他们施展个性的机会,学生就会成为课堂上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三、情境体验读中感悟
本课妙就妙在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氛围。让学生溶入角色,变作可爱的小燕子边唱边飞到菜园里去观察。这样学生的读会更加的主动、积极,一次比一次高兴的感情。在不断的演练中,不仅很巧妙训练了学生地朗读,读得声情并茂,还煅炼了他们口语交际能力。
四、亲身实践拓展思维
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需求下,老师把冬瓜和茄子带到课堂当中。通过启发、点拔、讨论、演练,学生带来的惊喜不断。去观察、结果有的学习小燕子用身体去触摸知道冬瓜皮硬,茄子软;有的根据平时的经验知道冬瓜里有小籽,而茄子没有籽;有的又看到冬瓜花是黄的,茄子花是紫的,冬瓜躺在地上,而茄子挂在枝上;还有的展开丰富的想象觉得冬瓜像一个胖娃娃,茄子像一条小虫……多么可爱的一群小燕子,他们已经学会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并且还能展开奇妙的想像。实践让他们学到了新的知识。
五、形象板书别具一格
本课板书不仅简洁明白,而且非常形象,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首先,老师用纸做成可爱的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然后在和学生共同总结的情况下用简笔画完成: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拓展练习部分,学生独立观察后,只在小组内交流了自己看到了什么,并没有讨论一下是怎样观察到的。如果能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将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观察的方法。在最后的总结全文时,略显仓促,师的结语不够精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课间训练的艰辛
- 大课间活动的启示
- 难忘的一件事
- 小鸟,我懂你的心
- 考级
- 童年的芭比娃娃
- 三楼落下不碎蛋
- 童年趣事
- 乒乓球大赛
- 游泳
- 有苦有乐的大课间
- 挨批评的滋味真不好
- 大课间活动,我们的乐园
- 坐木筏游漓江
- 我第一次洗碗
-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1)
- 浅析网游虚拟货币中的矛盾
- 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 关于农牧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的现实问题与基本对策
- 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1)
- 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1)
-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 在夹缝中长大:中国大陆新生代电影世界(1)
- 浅议小学科学探究中的一些问题
- 让银幕纪录战争:世界战争纪录片回顾与思考(1)
- 东方卫视发展之路新探(1)
- 电影中的叙事(一):理论研究(1)
- 浅谈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 试论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 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集中寄宿制
- 诗歌阅读入门
- 13《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荐举贤良 诱益后进
-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节选)──《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及评析
- 为每个学生留有希望──《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反思
- 《平平搭积木》教学杂谈
-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 说孝
- 孔融
- 老师,我不喜欢平平──一次平等的心灵交流──《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评析
- 从神童到名士
- 《平平搭积木》教学实录
- 汉末大名士──孔融
- 感受童真──《平平搭积木》教学感悟
- 《平平搭积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