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5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美誉,他本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因曾住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为杜少陵。又因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杜工部。
一、个人简历
7岁学诗,15岁名扬洛阳。20岁以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1、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到江南和齐鲁进行两次长时间的游历。名作《望岳》便出自这一时期。
2、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年至十四年,生活在长安的杜甫,对贵族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多有接触。《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名作出自这一时期。
3、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杜甫经历了各种磨难,目睹时局的动荡,对政治深感失望。著名的《北征》、“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便出自这一时期。
4、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杜甫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著名的成都草堂就建造于这一时期。
二、作品的思想内容
1、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是贯穿杜诗的一根红线。“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便是很好的例证。
2、爱国思想和忠君思想交织在一起。这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诗句便可见一斑。
3、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生活和祸国殃民的罪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生动写照。
4、其它还有描写日常生活、写景抒怀、咏物怀古、赠友怀人、论诗题画等诗作。
三、艺术成就
1、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
2、语言概括准确、凝练苍劲、通俗自然、丰富多彩。
3、“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4、体裁的多样化。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杜甫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表现为承继《诗经》、汉乐府以来的写实传统,博采古今众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昭示后世诗人;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后世诗歌中以诗论诗、用诗题画、用诗写日常生活、用诗代替奏疏信札,杜甫都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读书故事
- 感恩黑暗
- 闪闪的夜明珠——水景公园
- 笑对人生百态
- 城市美容师
- 城墙口的树林
- 夏
- 儿时的回忆
- 父母的爱
- 冷?
- 作家的烦恼
- 走过秋季
- 小金鱼
- 龙宫洞
- “包公”审案
- 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训体系存在问题探讨
- 中国制造升级发展背景下的新机遇
- 分析法在证明问题中的应用
- 我国贷款公司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 服装专业“厂中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实践探讨
- 高职院校经济金融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 物理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 我省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
- 网络环境下服装市场营销的策略调整探讨
- 学好会计的三个关键因素
- 浅谈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 关于现代酒店营销模式的若干思考
- 基于移动SNS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 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证概述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课文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 西师大版《饮湖上初晴后雨》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