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背起行囊走四方──写景诗赏析
背起行囊走四方,踏着是历史,背着是书箱,纵身几千年,横跨几万里。──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对了,这就是文学,是古代的写景诗歌。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
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无意,不能融景,况其叙景惟欲阔大高远,于情全不相关,如寒夜以板为被,赤身而挂铁甲。”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本着这些原则,继续赏析古代写景的诗,玑珠与瑕疵便会自生。
应该说,这是确是一场划算的旅行,不仅领略了天下风光,更了解了诗人的心胸情怀,还能小试牛刀品头论足,快哉快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金鱼
- “包公”审案
- 感恩黑暗
- 儿时的回忆
- 龙宫洞
- 夏
- 走过秋季
- 父母的爱
- 城市美容师
- 闪闪的夜明珠——水景公园
- 我的读书故事
- 冷?
- 笑对人生百态
- 城墙口的树林
- 作家的烦恼
- 物理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 基于移动SNS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 网络环境下服装市场营销的策略调整探讨
- 浅谈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 我省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
- 服装专业“厂中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实践探讨
- 我国贷款公司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 学好会计的三个关键因素
- 关于现代酒店营销模式的若干思考
-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 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训体系存在问题探讨
- 分析法在证明问题中的应用
- 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证概述
- 高职院校经济金融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 中国制造升级发展背景下的新机遇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西师大版《饮湖上初晴后雨》
-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 《望天门山》课文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材理解
-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