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8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3
【课文分析】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思路】
1、从朗读课文入手,在反复朗读并背诵中体会词中的形象,体会革命家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感受词中宏阔的意境;
2、揣摩、品味词的凝炼、贴切的语言;
3、正确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欣赏李煜的《虞美人》,体会封建帝王的亡国哀伤,对比引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壮志豪情,文章意境宏阔……
二、朗读,整体感知
教师示范读,学生读。
理解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生成──探究
预计学生生成问题:(可参见《读写导航》的“探究与体验”)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句?
2、上阙中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景观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诗人是如何来表现这些景象的?
(对偶、比喻等修辞;以动写静,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写景与前面的诗句有何不同?
(前面是写实,这里是想象的虚景。)
5、发挥想像,用自已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并谈谈此时你的感受。
(广阔、壮丽的北国雪景风光,令人感受到诗人豪迈胸怀,雄伟气迫,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6、诗人如何从上阕描写北国雪景转入下阕纵论历代英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
7、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8、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四、拓展欣赏(比较阅读)
1、 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2、课后比较阅读《沁园春·长沙》,重点比较和体会词在情感、表现手法上与课文的相似点。(见《读写导航》)
五、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六、作业
1、课外阅读鉴赏毛泽东诗词,并选择自已最喜欢的一首在班里朗颂交流。
2、背诵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书、啃书,我为书狂
- 我的老师
- 我是一只老鼠
- 永恒的香
- 城市之雨
- 我喜欢下象棋
- 母亲的泪
- 我终于登上月球啦
- 金庸版篮球赛
- 再见,桥北!
- 小雏菊
- 飞跃那道彩虹
-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 鹿泉的冬天
- 热闹的运动会
- 我国民事缺席判决制度之完善思考
- 条形码和二维码在公证系统中的应用
- 论社会舆论对量刑的影响
- “信息社会”科研保密的困难及应对
- 试论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视角下的司法警察工作
- 论高科技洗钱犯罪方式
- 恐怖主义与反恐战争的伦理难题
- 英国2015年保险法修改的解读
- 新《环境保护法》下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研究
- 论我国刑法对男性权利保护的缺失
- 五四时期的国家理念:自由主义
- 从程序法角度完善虐待罪法条的实施
- 我国民商法中连带责任认定的若干思考
- 培育核心竞争力,强化重点学科建设
- 浅析韩国老年人护理保险法律制度
-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 我的战友邱少云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鲁本的秘密
- 十里长街送总理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放弃射门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桃花心木
- 小学语文火烧云 教案
- 小音乐家扬科
- 秋天的怀念
- 一件运动衫
- 可爱的草塘
-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田忌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