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分析
这篇小说发表于1883年。小说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小时候”……“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故事的开端。菲利普一家人盼望于勒。
第二部分(“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风俗习惯”)故事的发展。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第三部分(“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面对已沦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部分(“在我们面前”……“以免再遇见他”)故事的结局。躲避于勒。
巧妙的构思,深刻的主题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点。小说围绕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文中虽然很少直接描写于勒的命运,但整篇小说中无处没有于勒的影子: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据,然而他们却日夜盼望亲弟弟于勒回来。尽管于勒曾“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一部分”遗产,被打发到美洲去了,没想到他竟发了财,而且来信“希望能够赔偿”菲利普的“损失”,于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只要一看见大船开来,菲利普总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二姐还因为于勒的信,促成了婚事,因结婚旅游,一家人乘船去哲尔赛岛,于是在船上巧遇已经沦为穷水手的于勒。菲利普夫妇10多年来所向往的荣华富贵一下子成了泡影,希望变成失望,乃至咒骂、怨恨,躲之惟恐不及。整个故事在侧面描写的基础上展开,情节跌宕曲折,沿着于勒贫富的变化,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小说这样巧妙的安排情节,有力的突出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是完全着眼于金钱,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主题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如果说两个亲兄弟在旅游的海船上相遇是偶然的,那么,因为资本主义人与人的金钱关系使他们没能相认,却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可以看出作者所写的这次巧遇反映了多么深广的社会生活场景!
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例如,菲利普夫人亲眼看到那个卖牡蛎的正是于勒后,哆嗦说:“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这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她人生哲学的秘密。对于远游的于勒,她多么厌恶啊!可是昨天,她还在不停的赞赏:“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她对丈夫的亲弟弟于勒的态度前后是截然不同的。透过她的两次不同的语言,我们分析菲利普夫人的内心世界,不难看出:在她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他有没有钱!正是人物自己的语言,使读者看出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又如,描写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理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儿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里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的描写,层次分明的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菲利普以贫富为相认亲弟弟的准则,性格特征同样是自私、冷酷、虚伪和唯利是图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桌
- 操场上的笑声
- 我的大舅
- 日照快乐一日游
- 我的外婆
- 咬苹果
- 我梦想当服装设计师
- 家乡的小河
- 我和影子聊聊天
- 我爱吃苹果
- 梦
- 神奇的刮刮卡
- 好吃的香蕉
- 大扫除
- 我的语文老师
- 民俗剪纸发生的母胎形式
- 通关河秦岭细鳞鲑生存现状与保护研究
- 论新疆水利发展思路
- 浅谈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
- 浅谈养老金由双轨制到并轨制必要性及政策建议
- 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失灵分析
- 浅谈高职高专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 关于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研究
- 浅议翻译中影响理解与表达的因素
- 高职院校实施“微课”教学的思考
- 浅析护士职业保障机制
- 浅析如何应对网络民意表达产生的消极影响
- 浅析宗教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 阶层问题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
- 小学语文:《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人教第十册《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人教第十册《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麻雀》教学设计
- 人教第十册《放弃射门》教学设计
- 《保护绿色家园》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问路》教学设计
- 实践课《美化校园,有我一个》教学设计
- 人教第十册《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
- 让语文实践打通书本与生活的界限—人教版义教小语第十册《田忌骞马》教学设计
- 人教第十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 缅怀先烈,学习精神-人教版第11册语文《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麻雀》教学设计
-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
- 人教第十册《小音乐家扬科》教学设计